中国|蝴蝶效应: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是怎么影响万里之外的中国的?

阅尽万千篇史记,展现历史长河;历史长河孕育了真理,带你走进历史文化,学习历史智慧!
蝴蝶效应是指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南美洲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现在形容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种因果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160多年前曾经爆发了一场足以改变世界形势的战争,那就是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中国并没有参与,那它又是怎么影响到万里之遥的中国呢?
我们还是先从这场战争说起。1853年,因为圣地问题,俄国和土耳其闹翻,随后,俄国出兵占领了土耳其的两个多瑙河公国,力图逼迫衰落中的土耳其就范。英法两国在背后支持土耳其采取强硬措施,于是,10月16日,俄罗斯向土耳其开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这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俄罗斯与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一目了然,俄国的黑海舰队全军覆没,塞瓦斯托波尔失陷,据说老沙皇也抑郁自杀了,在先进的英法联军面前,俄国等于是完败。俄国不得不吐出几十年以来吃到嘴里的东西,自战胜拿破仑以来的欧洲霸权宣告结束。
但俄国是一个不会轻易服输的国家,既然在欧洲我玩不过你,那我就换个方向,他把目光转向了东方。1847年,野心勃勃的穆拉维约夫被俄国政府正式任命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在任职期间,他不顾俄国外交部的反对,冒着与中国决裂的危险,在黑龙江流域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探险活动,在此期间,他已经对黑龙江口、鞑靼海峡和库页岛的山川地理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使用流放犯对黑龙江以北各地加以开拓。
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也影响到了远东。由于英法联合舰队比较强大,穆拉维约夫认为,俄国要以有限力量保住远东的据点,必须尽快将军舰撤入黑龙江河口避战,并通过黑龙江,经由中国境内对几个定居点进行补给,而这就必须经过中国的领土。
这个方案得到沙皇的批准。1854年2月18日,穆拉维约夫致信中国政府,告知俄罗斯将通过黑龙江为堪察加的据点进行补给,整个3月份与4月份,俄罗斯紧锣密鼓地进行补给的准备。由一艘蒸汽轮拖带75艘驳船组成的补给船队,搭载着800名军人、100名哥萨克及1支炮兵分队,在5月30日进入黑龙江,拉开了大补给的序幕。8月中旬之前,俄罗斯人终于给4个主要据点进行了有效的补给,这4个据点是:马林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阿杨以及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而内外交困中的清政府似乎默认了这次行动。
1854年8月,英法联合舰队抵达勘察加半岛,猛攻俄海军基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但付出惨重代价进展不大。1855年4月,一支更为强大的英、法舰队抵达堪察加半岛。他们还没来得及部署,俄军舰队已趁着大雾,躲过英、法舰队,悄悄地撤退了。他们躲进鞑靼海峡和黑龙江隐藏了自己,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英法舰队毫无目标地寻找俄国舰队,直到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