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鳌拜,张一山,韦小宝,和珅,清朝,努尔哈赤,瓜尔佳氏|新版鹿鼎记出现“鳌府”bug,可是“鳌中堂”“和大人”的称呼对吗?( 四 )
那丹珠(nadanju , 七十) , 章佳氏 , 乾隆朝镶白旗人 。
乌云珠(uyunju , 九十) , 长白山地方人 , 钮祜禄氏 , 正白旗包衣人 。
明安(minggan , 一千) , 乌喇地方瓜尔佳氏 , 正蓝旗人 。
明安(一千) , 哈达地方纳喇氏 , 镶蓝旗包衣人 , 等等 。
以上人名都是从《满洲八旗氏族通谱》中摘录的满族人名 , 可以看出满族人是喜欢用满语数字作他们的名字的 。
汉语数字起名
清代满族人起名有一部分使用了汉语数字 。
如孩子降生时父年二十八 , 母年三十 , “28+30=58” , 那么孩子的名字就可以叫“五十八” 。 根据《通谱》记载 , 清初单叫“五十八”的就有10人 。
满族人这种用汉语数字起名的方法 , 与汉族人名及汉化的满族人名大有不同 。 其使用的数字是汉语数字 , 用这种起名方法也表明了和汉族的密切联系 。
半汉化的满族人名
1、原姓和名以“姓+名”的形式连用连写
比如纳兰性德 , 是纳兰(那拉)氏 , 名性德 , 清初词人 , 正黄旗人 。
再如著有小说《儿女英雄传》的费莫文康 , 清小说家 , 费莫氏 , 名文康 , 镶红旗人 , 曾官徽州知府 , 改任驻藏大臣 。
这两个名字完全像汉族的复姓加一个双字名 。 这其实就是一种汉化了的满族名 。
2、“随名姓”的出现
满族人“随名姓”的出现 , 实质上也是满族人名汉化过程中的一种形式 。 所谓“随名姓” , 即以祖父或父亲名字之一作为本枝子孙的姓氏 , 但仍不否认也不忘记其本来的满族老姓 。
据刘庆华先生《满族姓氏综录》考证 , 尚有:清中期舒穆禄氏有个叫万显丰的人 , 其本枝子孙即以万为姓;清末居辽阳之爱新觉罗氏有个叫海臣的人 , 其本枝子孙即以海为姓;清末居沈阳之喜塔拉氏有个叫文忠额的人 , 其本枝子孙即以文为姓 。 现在满族中的图、万、荣、德、英、成、海、恒、文等姓氏皆由此规律而来 。
全面汉化的满族人名
1、新姓代替老姓
喜塔拉改为图、赵、祝、齐、文 。
钮祜禄改为郎、钮 。
佟佳改为佟、董、高 。
瓜尔佳改为关、白、石、鲍、汪、伊 。
马佳改为马、傅 。
索绰罗改为曹、李 。
富察改为富、傅、李 。
那拉改为叶、南、那、白、姚 。
爱新觉罗改为金、罗、德、海、肇、赵、洪、双、依、文、华 。
完颜改为王、汪、粘 。
尼玛哈改为于、俞 。
尼玛察改为杨、张 。
赫舍里改为高、康、赫、张、何、卢 。
费莫改为马、麻 。
西林觉罗改为鄂、苏、赵 。
其余六百多满族老姓也都是类似这种情况 。
2、姓和名连用的人名
- 鳌拜是个怎样的人?皇太极和顺治的得力大臣,为何康熙决心铲除?
- 少年侍卫助康熙擒鳌拜在真实历史存在吗?他们结局如何?
- 比鳌拜和珅还牛的清朝权臣,权倾朝野三十年,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
-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 康熙晚年后悔擒鳌拜,主动为他平反,还称鳌拜是忠臣,是何原因?
- 康熙四大辅臣,是怎样选出来的,为何后来鳌拜一人独大?
- 为什么康熙可以杀掉独揽大权的鳌拜,汉献帝却不能杀掉曹操?
- 探索索尼、康熙和鳌拜三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 康熙晚年为何说后悔处死鳌拜,并为他平反,还称赞他是千古忠臣?
- 崇祯|难怪明朝会灭亡,你看松锦大战时,鳌拜仅带5人就杀了多少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