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鳌拜,张一山,韦小宝,和珅,清朝,努尔哈赤,瓜尔佳氏|新版鹿鼎记出现“鳌府”bug,可是“鳌中堂”“和大人”的称呼对吗?( 二 )
和珅在乾隆五十三年被封为三等忠襄伯 , 直到嘉庆三年也就是被治罪前一年才晋为一等忠襄公 。 所以 , 和珅的住宅也必须遵照公侯以下至三品以上这一等级的规定 。
后来和珅的宅第成为庆亲王、恭亲王的王府 , 这个时候就可以称为府了 。
二、鳌拜非姓“鳌”、和珅非姓“和”
除了对“鳌府”进行纠错 , 不少网友也好奇 , 鳌拜不是姓瓜尔佳氏吗?那“鳌中堂”这样的称呼是否也不符合史实?
这要从鳌拜的姓氏“瓜尔佳氏”说起 。
【鹿鼎记,鳌拜,张一山,韦小宝,和珅,清朝,努尔哈赤,瓜尔佳氏|新版鹿鼎记出现“鳌府”bug,可是“鳌中堂”“和大人”的称呼对吗?】在清高宗钦定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 , 对满洲八个“著姓”作了界定 , 依次为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觉罗氏、伶佳氏、纳喇氏 。
瓜尔佳氏为“满洲八著姓”之一 , 与金代的“夹谷”“古里甲”有渊源 , 金元时期也曾是部族名 , 也有地名为“瓜尔佳”的 。 满洲瓜尔佳氏分布地域很广 , 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1 , 瓜尔佳氏)就提到:“氏族甚繁 , 散处于苏完、叶赫、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蜚悠城、瓦尔喀、嘉木湖、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及各地方” 。
清人继昌在《行素斋杂记》中记载:“满洲氏族以八大家为最贵 。 一瓜尔佳氏 , 直义公费英东之后 。 ”徐坷《清稗类钞》的记载与《行素斋杂记》相同 。 可见 , 费英东家族在清代满洲瓜尔佳氏中最为显赫 。 而在费英东的众多子侄中 , 最负盛名的就是费英东的第七子图赖 , 以及费英东的九弟卫齐的儿子鳌拜巴图鲁 ,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鳌拜 。
现在 , 满族和汉族的名字的以两个字或三个字为主 , 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 但是在清代 , 满族的命名具有其独特的方式和习惯 , 由于要跟汉人交往 , 产生了“以名为姓”的习惯 , 也就是满族命名最有代表性的“称名不举姓” , 俗以本名第一字为姓 。 时间久了成为旗人社会的常识 。
尽管在入关后满族命名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 但在形式上仍保持了这种传统习惯 , 并多以双字命名 。 在清代满文档案中 , 以名字的第一个字自称的情况也很常见 , 比如和珅、傅恒等 , 经常只取“和”“傅”等 , 名字第一个字+官职是可以的 。 因此 , 鳌拜虽姓瓜尔佳氏 , 但按此习惯 , 叫他“鳌中堂”“鳌大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 同理 , 和珅可以被叫做“和珅大人” , 也可以称为“和大人” 。
相应 , 前文说到的“和大人”也并非姓“和” , 而是姓钮祜禄氏 。
和珅 , 字致斋 , 姓钮祜禄氏 , 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 满洲正红旗人 。 “和珅”这个名字 , 是后来老师为他另起的 , 其小时候有另一个汉名:“善保” 。 其中 , “珅”字据《集韵》解释 , 为“美玉也” 。
- 鳌拜是个怎样的人?皇太极和顺治的得力大臣,为何康熙决心铲除?
- 少年侍卫助康熙擒鳌拜在真实历史存在吗?他们结局如何?
- 比鳌拜和珅还牛的清朝权臣,权倾朝野三十年,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
-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 康熙晚年后悔擒鳌拜,主动为他平反,还称鳌拜是忠臣,是何原因?
- 康熙四大辅臣,是怎样选出来的,为何后来鳌拜一人独大?
- 为什么康熙可以杀掉独揽大权的鳌拜,汉献帝却不能杀掉曹操?
- 探索索尼、康熙和鳌拜三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 康熙晚年为何说后悔处死鳌拜,并为他平反,还称赞他是千古忠臣?
- 崇祯|难怪明朝会灭亡,你看松锦大战时,鳌拜仅带5人就杀了多少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