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梁园虽非,终是念想之地( 三 )


王桂荃在二十二年里一连给梁启超生下并成活了四男二女 , 即思永、思忠、思达、思懿(女)、思宁(女)、思礼 , 占九个子女的三分之二 。
梁启超在给孩子的信中称:“王姑娘是我们家庭中极重要的人物 。 ”她担负着一大家子人的饮食起居 , 以慈母的心照顾着孩子们 。 每天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时 , 自己也跟着读写 , 日久学会了看书读报 , 能记账和写简单的信 。 她理解和支持丈夫的事业 , 为他分忧解劳 , 忍辱负重 , 维护着家庭的和睦安定 。
梁启超在1929年1月去世 , 年仅56岁 , 其正妻李蕙仙已先于他在1924年去世 。 这时王桂荃43岁 。 此前 , 她陪同风云人物梁启超经历了大风大浪 , 不计名分 , 生养子息 , 操持后勤 , 为梁家服务三十多年 。 此后 , 她成为一家之主 , 维系九个孩子的轴心 , 一人照顾全家上下 , 管理先夫遗产 。
亲眼看到她不因位尊有钱而稍减勤快
1950年 , 因为多个孩子都到北京工作 , 王桂荃将天津梁氏故居的新楼和小楼一起卖掉 , 价值是3000匹布 。 王桂荃把家搬到了北京 , 买下了西单手帕胡同甲33号的四合院 。
1954年 , 王桂荃与众子女合议 , 将梁启超的全部文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 交接地点就在此房 , 有长女梁令娴当时写给北图的信为证:“先父手迹 , 得贵馆负责保存 , 十分欣幸 。 文稿三大箱在西单手帕胡同甲三十三号梁宅 , 请于下星期一日——四月十九日上午前往搬取 。 我处有目录一份 , 及其他墨迹 , 也愿一并奉赠 , 请派人来取 。 ”
1958年 , 是大跃进兴起的年代 。 王桂荃大约是响应政府的号召 , 接受租客 , 我家才有幸搬入梁家大院 , 租住在三间东房里 。 据我妈妈回忆 , 租金是每月12.5元 。
当8岁的我见到房东王桂荃时 , 她72岁 。 我只看到一位矮小而精干的老太太 , 哪知道她经历过如上风云 , 更不知道在那以前 , 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先她而逝 。 1932年 , 梁家四子(她的老二)、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梁思忠 , 因腹膜炎误医身亡 , 年仅25岁 。 1954年 , 梁家三子(她的老大)、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梁思永因病去世 , 未到50岁 。 1948年 , 思永曾与哥哥思成一起 ,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
当时陪着老太太同住的 , 是梁家五子 , 即王桂荃所生尚存最年长的梁思达 。 老太太住在北房 , 思达夫妇住西房 , 两间南房住着孙辈 。 与我家同时 , 还有另一家搬进了外院的东耳房 , 没多久就搬走了 , 老太太也不再找租户 , 任其空在那里 。 而我家却与房东相处融洽 , 始终相安无事 , 互相感觉良好 。 这样一直到八年后的乱世 , 仍然是同甘苦、共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