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民众甘心替政府掏腰包?只要给点甜头,人性根本经不起诱惑

或许在不少人眼里 , 股票意味着财富与机遇 。 有人为炒股不惜倾家荡产 , 大伙儿都盯着那少数的成功案例 , 却忘了炒股的核心在于“炒”上 。 事实上 , 股票从诞生到普及的过程中曾扮演过十分不光彩的角色 , 从某种角度来看 , 如今普通百姓也能在股市里玩两手 , 这压根就是规则制定者们限额意图的实现 。 咱今天就从18世纪英国的一手“神操作”中来看看 , 这东西最初的本质究竟是啥 。

如何让民众甘心替政府掏腰包?只要给点甜头,人性根本经不起诱惑
文章图片
18世纪初 , 英国政府遇到了一个“幸福的麻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英国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 民众在富裕起来的同时 , 手头也出现了大量“闲钱” 。 普通百姓尚且可将闲钱存进银行吃利息 , 但在总体缺乏投机机会与“钱生钱”手段的情况下 , 闲钱太多也不是件好事 , 银行也未必能吃得下 。 与此同时 , 正在发生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又伤了英国的元气 , 国家财政亏空 , 急需钞票填补 。
那么问题来了 , 钱都握在百姓手里 , 政府总不能明目张胆去抢吧?那么如何让百姓主动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替政府买单呢?至于这点 , 还真有人给出了一套设想 。
时任英国财务大臣的罗伯特·哈利有个名叫爱德华·哈利的弟弟 , 这老哥一早就做了个假设:倘若由国家出面给某个企业或机构授予足够大的权威 , 使后者有能力从社会吸取大量财富 , 政府便可从中抽走若干用来偿还国家债务 , 这招便是传说中的“取之于民” 。

如何让民众甘心替政府掏腰包?只要给点甜头,人性根本经不起诱惑
文章图片
这手段很缺德 , 罗伯特眉头一皱:嚯 , 这不就是割韭菜嘛!换句话说 , 这办法就好比养猪 , 养肥了便宰 , 根本没啥感情可言 。 罗伯特岂能不懂其中的道道?但当下英国政府是真缺钱 , 身为财相的他能为国家解决这个大麻烦 , 对他本人来说岂不是功德圆满?因此 , 罗伯特当即就对这套构想展现出了极大兴趣 , 很快 , 一个由国家、官僚和财阀牵头组织的、近乎于诈骗的大规模金融活动就这样正式上马了 。
1711年 , 南海公司注册成立 。 这“南海”并不是咱中国的南海 , 而是指南美洲 。 当时 , 欧洲盛传南美洲遍地都是黄金 , 就算背个麻袋去捡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 而英国政府也痛快 , 干脆就把南美洲及太平洋诸岛的贸易垄断权白送给了南海公司 , 强行把后者包装成了当时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势力之一 。 虽然南海公司以极高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 架势也很唬人 , 但百姓也不是傻子 , 对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巨头”仍持谨慎的观望态度 。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公众信任呢?南海公司连放三把火 。

如何让民众甘心替政府掏腰包?只要给点甜头,人性根本经不起诱惑
文章图片
首先 , 公司本打算把国债全部吃下 , 但做了诸多考虑后最终高调认购了总价值约1000万英镑的国家债券 , 在帮助英国政府重塑公信力的同时 , 南海公司也完美地秀了一番自身雄厚的财力 。 作为回报 , 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几样大宗商品给予了永久退税的优惠政策 , 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账面实力 。 其次 , 南海公司豪掷重金 , 暗中收买了大量政府官员 。 这些位高权重的政要吃人嘴短 , 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 只顾替南海公司说好话 。
另外最重要的是 , 随着《乌得勒支和约》于1713年正式签订 , 英国获得了西班牙位于南美洲地盘的部分经营权 , 而这些特权又顺理成章地拱手让给了南海公司 , 这使得后者风头一度盖过了如日中天的英属东印度公司 , 一时间风光无两 。 这番操作后 , 南海公司终于成了英国民众严重的香饽饽 , 纵使有少数理智者试图指出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 , 他们的忠告也如石沉大海一般 , 没有人愿意去听了 。

如何让民众甘心替政府掏腰包?只要给点甜头,人性根本经不起诱惑
文章图片
果然 , 在经历了这番折腾后 , 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迎来了一段恐怖的爆发期 。 最初 , 其股票每股价格仅为1.2英镑 , 但经历几起几落后 , 截至1720年1月 , 股价已达每股128英镑 。 风头正盛的南海公司向政府提议 , 由公司承接全部国债 , 而国家需要分年向公司偿还 。 2月 , 英国两院双双通过交易 , 南海公司股票又迎来一轮暴增 , 每股涨至390英镑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此之前 , 股票并不是面向大众的玩物 , 它更多的是上流人士彰显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 。 因此最初一段时间里 , 纵使南海股票涨势惊人 , 不少“外行”仍不愿担着风险蹚浑水 。 但到了1720年2月后 , 几乎所有英国人都争先恐后地投资股市;不仅仅是南海公司 , 所有类似的贸易、金融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者们的投资目标 , 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贫苦百姓 , 每个人都为股票抢破了头 , 甚至连当时的英王乔治一世都倍感眼红 , 不惜自掏腰包花了10万英镑购买股票 。 在他们看来 , 跟风炒股就跟白拿钱没啥两样 。 那会的英国人对股票的追求可比当下的比特币要狂热多了 , 到了1720年5月 , 南海公司股价已突破1000英镑 , 眼下的繁荣已变得扭曲而病态 , 遗憾的是 , 掉进钱眼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处境究竟有多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