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动漫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二 )


八十年代是动漫先辈把传统文化纳入动漫创作的尝试和萌芽期,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积淀,以动漫的形式表达传统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一种刚需,那么传统文化事实上成为了动漫创作的源泉。我参与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一些文物的表现中,譬如甲骨文,就采取了将甲骨文文字动漫化的方法,在B站上广受好评。未来这将成为一种趋势,大行于世。
譬如,已经于7月4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 2018)主题论坛“动漫,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恰好可以看出业态的变化 。从出席人员来看,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都要登台发言,在发言人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个信号式的人物——腾讯动漫品牌总监刘星伦,这可能标志着大资本的入场。
资本、博物馆的双轴文物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博物馆是文物的管理机构。由于客观原因,多年来博物馆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领——收藏、展览、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拓展,大博物馆只有力量浅尝辄止,小博物馆则有心无力,其实归根结底是资本投入不足。换句话说,之前博物馆与动漫的关联性,往往是散发、偶发的,产出也无法满足大众需求。随着大资本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博物馆视域下的动漫+传统文化才可能产业化,生产出足量高效的文化产品来,二者应该是双轴关系,博物馆负责提供基础的学术信息,而由专门的文化企业将其加工成产品投放市场。
随着《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赢在博物馆》等央视文博类电视内容的推出,传统文化成为近来文化的热点,培育了大量的爱好者。仔细分析刘星伦的讲话,可以分析出腾讯的理解:
动漫+博物馆的意义其实大约在十年以前,我就提议一些博物馆可以尝试动漫化的表达方式,直到2012年才看到博物馆在展览中使用,当时已经引起传统服饰爱好者的关注,但是由于社会条件不成熟没有成为影响力更大的公众事件。如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日渐增加,动漫产业的积累日渐成熟,博物馆的心态日渐开放,三要素共同作用才有了今天的希望。腾讯动漫平台的加入,有希望把动漫+博物馆、动漫+传统文化这两种文化现象,构筑成文化产业。以腾讯动漫自己的构想,乃是精品动漫内容+众创平台+IP共生开发=明星动漫IP的“二次元经济”。在落地的举措上,腾讯今年和故宫打算联手推出一部漫画《故宫回声》,以“故宫文物南迁和西迁”这段大众如雷贯耳但是细节不详的故事为题材,可以看做是双方这一领域合作的试验田。
动漫正在和各种本地的文化进行更加快速地融合,传统文化形成了爱好者群体和热度,那么动漫+传统文化自然会成为动漫平台关注的产业结合点。动漫作为数字文化产品,需要传统文化作为内容提供文化价值来源,而动漫也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动漫已经从小众亚文化进化为大众文化,腾讯动漫聚集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动漫产品有强大的需求,腾讯动漫平台能够把需求和创作结合起来实现价值。腾讯动漫平台意图构造完整的产业链,动漫+传统文化只是一个方面,未来还可能与游戏、文学、影视等业已布局的文化领域联动,放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博物馆领域,腾讯的重要合作伙伴是故宫博物院,2016年的“腾讯NEXT IDEA ×故宫”2017年腾讯NEXT IDEA和故宫合作开展的漫画创意大赛 ,可以看做是这一领域的试水。博物馆+动漫的产业化,需要博物院提供信息,但是更需要一个平台使动漫创作者可以低成本获取信息,并且吸引知名漫画家前来创作,才能为传统文化题材的动漫提升质量。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主论坛吸引了文博单位、业内设计师、创作平台多方的关注,可以说是产业平台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