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文章图片

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文章图片

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文章图片

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文章图片

短视频|互联网“小厂”的时间赛跑
文章图片

短视频真的是太魔性了!
一个不到1分钟的视频能够洗脑全中国超过一半的人口 。
最近所有的平台上都在疯传“三句话让男人给我花18万”、“人类高质量男性”相关视频 。 虽然热度维持的时间不长 , 但是它带来的是近乎覆盖全民的影响力 。
在如今承载了人口红利的时代 , 短视频和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一门好生意 , 谁都能乘风而上赚的盆满钵满 。
今年2月 , 短视频平台快手登陆港交所 , 顺势乘上了互联网股上行的东风 , 短短几个交易日 , 冲上了400港元/股的价格 , 比招股书中公示的115港元整整上浮了将近4倍 。
而在那段时间内(2020.12.29到2021.2.17) , 整个互联网的涨势都是十分喜人 。 腾讯飙涨了44% , 冲上了历史最高点773港元/股;阿里巴巴港股大涨了27%;市值小一点的美团暴涨了73% , 冲上了460港元 。
互联网板块的大涨也离不开整个A+H股的大牛行情 , 但在2月18日A股出现崩盘之势后 , 分化就来了 , 如今的股价就能说明一切 。
不得不说 , 互联网公司的日子变得有点难过了 , 从2020年开始 , 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舆论 , 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 。
但今天想聊的并不是已经上市的这些大厂 , 即使股价的起伏有些大 , 但相比发行价来说 , 已经熬出了头 , 有着主力资金的支持也能更好地开拓应用版图 。
最近的宏观政策的风向开始收拢 , 还未上市的互联网“小厂”们已经堕入生命周期的倒计时了吗?
1
大厂的暗流涌动
在聊互联网大厂之前 , 先来熟悉一下目前互联网公司的资本运营模式 。
如今所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 , 先狂砸钱做运营抢占C端的用户;再在一级市场融资进入下一轮的用户抢占 , 在完成了N轮融资之后 , 达成行业内一定的“垄断”地位 , 最终再走向IPO 。
简单总结就是“烧钱→抢占用户→上市”
这个发展路径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 , 其一 , 国家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福利) , 能够给企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其二 , 中国有近10亿的网民 , 确实有足够多的用户可以挖掘 , 可以让用户数据一直维持着高增长的状态 。
在中国互联网正式接入国际网络的前一年1993年 , 美国的经济学家George Gilder提出了一个至今还在被提及的定律——梅特卡夫定律 。
“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 , 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 ”其底层逻辑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价值等同于这个时间段内用户数的平方乘系数K 。
通俗的来解释 , 只要互联网公司用户在快速的增长 , 那就可以不必太在意收入、盈利及收入的增速 。
好几家互联网公司成功上市和股价暴涨 , 让资本市场对这个定律深信不疑 。
所以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前提是影响互联网大厂商业逻辑的重点 , 因为在“烧钱”式的运营下 , 靠C端带来的收入已经无法弥补前期巨额的亏损了 , 只有上市才能保持住资金链的长期运转 。 这一点迫切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
但现在 , 行业变天了 。
2020年11月初的一个晚上 , 微博热搜爆了 , 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紧急宣布暂缓上市计划 。
这个举动引来了市场的纷纷猜测 , 而政策下来的也很快 , 11月9日 , 由上海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市银保监会等部门指导 , 各金融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制定的《金融广告发布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了 。
12月 , 反垄断的第一刀也终于劈了下来 , 国家市监局发布公告称 , 三家互联网公司因其收购行动违反了《反垄断法》 , 分别被处以50万元罚款 。
这第一笔罚款的数额虽然不大 , 但也预示着国家对互联网公司终于出手整治了 。
紧接着年底 , 国家市监局根据举报 , 依法对阿里巴巴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开展立案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