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你家孩子如果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你会怎么办?
这是很多父母最担心的事情,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毕竟这是发生在学校,而且是孩子之间,似乎很难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大家也无需上纲上线,因为孩子被欺负,不一定就是遭受了校园暴力,或许只是同学之间的矛盾。
但是,如果每次都是因为自家孩子不敢还手而吃亏,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网上有一段视频,是儿子被欺负后,爸爸说的一段话:
爸爸先是很生气地问儿子:“你行不行?敢不敢打他?”然后,爸爸让儿子打自己。儿子“使劲”往爸爸脸上打了三巴掌(实际上很轻),从儿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恐惧。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他恐惧的,是爸爸非常生气地问自己敢不敢打,问自己学会了没有,记住了没有。此刻,他看到的爸爸,不是平时温柔和蔼时的样子,而是一副横眉怒目的样子,他一定很害怕。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然后,爸爸又说:“如果下次我再听说,他可以打你,你要不打他,爸爸回来肯定发脾气。”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儿子此刻肯定会想不通,为什么我被人欺负了,爸爸会如此生气,不但没有安慰我,还把我教训了一顿?因为他只是个孩子,还想不到更高层次的东西,他只会认为爸爸教训自己,是因为自己被欺负了。
最后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爸爸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鼓励儿子,让他被欺负的时候勇敢还手。但是,儿子得到的信息,则是:只要我把对方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就会很高兴,就会给我奖励。
这种教育方法对吗?
我的观点是:不对!认为“对”的人,一定是成年人,而且大概率是父母,因为只有成年人会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孩子是不能理解的。就比如说,成年人认为一天吃太多的零食,会影响健康,而孩子却不能理解一样。孩子只能看懂表象,无法理解深层含义。
这位爸爸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下次如果再被欺负,一定不敢告诉爸爸,因为他害怕爸爸会生气,会指责自己不敢还手,会骂自己懦弱无能。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因为,善良老实的孩子是永远不会还手的,怎么教都没有用,这样说只会让孩子有心理压力。孩子本来只害怕被同学欺负,现在变成了既害怕被同学欺负,又害怕被欺负后背爸爸知道。
而爸爸这句: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很可能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老实人被逼急了,很容易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案例,青岛一名小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会交朋友,而且人又老实巴交,所以经常被班里身高体壮的同学欺负。
之后的好几年,他都一直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无可忍,拿起了一把弹簧刀,把欺负他的同学给捅了。被捅的同学最终去世,而这一捅,给他换来了10年牢狱生活。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孩子如果本身的性格是腼腆地、软弱的,你再怎么逼他也是没有用的,轻则给孩子增添一份心理压力,重则把孩子推向极端。
如果这个孩子确实听了爸爸的话,下次直接发狠,把对方给打哭了,打伤了,爸爸真的要给奖励吗?如果给,你就助长了孩子暴力的倾向,如果不给,那你说话就不算数,以后在孩子心里就没有了威信。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先安慰孩子,允许孩子哭出来,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询问孩子原因,分析这件事情到底是偶然的,而是经常性的。如果是偶然的,那么父母不需要上纲上线,这也不算校园暴力,孩子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事情,经历几次也是没有问题的。
校园暴力|“你只要把他打哭了,打赢了,爸爸回来就奖励你!”
文章插图
如果是经常性的,那就要注意了,说明对方已经存在校园暴力的可能。这个时候,你作为家长,需要替孩子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教孩子打回去。凡是那些不敢(不肯)替孩子出面,在家里逼孩子“打回去”的家长,基本上都是自己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