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联想之星冷艳:水大鱼大,医疗健康领域要建立自己的“生态圈”( 四 )


冷艳:这 10 年的变化还是蛮大的 。 10 年之前我们投医疗领域 , 优质标的很少 , 不论是新疗法还是新技术项目 。
而在这 10 年期间 , 尤其是近 5、6 年 , 行业迅速发展 。 以前中国很少有优质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 一方面项目没有创新 , 另一方面资本也没有退出通道 。 但是近几年 , 受益于国家货币政策、更多基金的出现、科技的进步、港股和科创板等二级市场的打通 , 整个医疗行业的体量有了非常显著的增长 。 从我们投医疗领域项目数量的变化来看 , 2014 年以前 , 联想之星所投的医疗领域项目只有 7 个 , 但是现在我们有 70 个 。 5、6 年的时间 , 10 倍数量的增长 , 一定程度也反应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有了政策 , 更多资金投入进来 ,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才涌入 , 科技有了更快的应用 , 可投项目越来越多 , 产业也越来越成熟 。
2015 年、2016 年生物医药领域有一波 “泡沫” , 很多投资机构冲进来 , 导致一些项目估值虚高 , 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不好” 的一面 。 而 “隐藏” 的另一面是 , 资金的涌入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加入 , 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 “水大鱼大” , 也让医疗领域的创业变成了“顺势而为” 。
生辉:你认为国内外基金在医疗领域方面的投资有哪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冷艳:如果在 10 年前 , 国内的基金更多会去投即将有产品上市的公司 , 这跟当时国内投资环境有关 。 以前国内公司上市对于收入利润要求很高 , 如果投资机构投了一家没有产品、没有收入的公司 , 很难上市 , 资金无法退出 , 所以只能选择有产品、有收入和利润的公司 , 这非常符合逻辑 。
但这几年投资机构对于医疗领域的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 , 很多公司处于 II 期临床阶段就可以上市 , 资本退出时间有了显著的变化 , 于是更多资本开始把目光投向偏早期项目 。
另外 , 科技创新也带动了资本投资的变化 。 国内公司逐渐从 “仿制药” 走向 “创新药” , 从“中国创新” 走向全球“first-in-class” , 技术的发展也让资本开始关注更创新的项目 。
不过 , 虽然国内基金正在改变 , 但和美国的投资机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
美国的一、二级市场都比我们要成熟 , 他们对于生物医药创新的定义和我们对于创新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 美国的一、二级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 “生态圈” , 而我们现在还处于“各自为政” 的状态 。 我们的创新更多的是来自公司本身或创始人经验 , 而美国的创新很多是来自于高校的教授 , 这些创新可能是底层的创新 。 美国的投资机构有能力识别优质创新 , 并帮助组建团队 , 人才池子比我们大很多 , 投资人可以连续多轮投资直到上市 。 在这其中参与投资的基金 , 有时都属于同一“生态圈” , 大家会互相打造一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