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智库|白重恩:特惠制度已经过时
中国的营商环境还不够完善 , 企业在运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比如 , 几个部门同时管一件事 , 每个部门的规则单独看没问题 , 但是放到一起 , 相互之间可能就有冲突 。
举个例子 , 一个外商企业来华投资项目 , 按照外汇管理的规定 , 项目结束清算后 , 它可以把投资收益转回国 , 但是需要提供纳税证明 。 2018年之前我国有两个征税部门 , 国税局和地税局 。
在这个情况下 , 银行要求企业提供完整的两张纳税证明 , 但是企业获得国税局的纳税证明 , 需要把地税局的证明留在国税局 , 所以企业到银行时 , 只能提供一张证明 。
从这个案例来看 , 每一个的要求都很合理 , 但是放到一起 , 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过去企业遇到这种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 可能某个政府部门或相关人员会出面协调帮助解决 , 我们把它叫做特惠模式 。
为了让特惠模式能够成功 , 各级政府首先要决定 , 帮谁不帮谁 , 如果地方政府选对了企业 , 就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在经济发展初期 , 我们大概知道哪些企业对经济发展比较重要 , 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 跟着别人走的阶段快要结束了 , 再选对就变得更加困难 。 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特惠制度的效能没有以前好了 。
其次 , 在特惠模式下 , 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 而现在市场对不规范行为的容忍度更低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惠制度的运行 。
另外 , 即便有时候政府选对了企业 , 如果扶持力度过大 , 往往会造成企业的过度发展 , 形成产能过剩 。 在经济发展初期 , 经济增长很快 , 产能过剩问题可以很快被消化 , 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变慢 , 产能过剩消化起来会更加困难 。
所以需要让市场来决定 , 哪些企业会成功 , 哪些企业不会成功 。
如果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动力足够强 , 在一定程度上 ,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这一模式的改善 。 但是改善营商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不一定想做就能做到 , 尤其是有一些规章制度 , 不完全是地方政府说了算 。
制度环境要有普遍改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 因为在制度环境中 , 很多部门都会制定法律法规 , 而且是从完成自己职责的角度去思考 , 不一定特别全面 , 这可能会造成部门间的制度冲突或是意见不一致 , 甚至互相推诿的情形 , 这时候企业就很难受 。 所以顶层设计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比较难 , 因此地方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提供一站式服务 , 帮助企业解决营商环境中遇到的问题 , 让企业不需要和多个部门打交道 。
- 宏观经济智库|王晓鲁:“十四五”应着力市场化改革
- |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把脉长三角高水平开放发展
- 走出去智库|美国颁布新禁令:禁止对一批中国国内企业投资,限期撤回已有投资
-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信用债市场崩盘 A股能跌到哪里?
- 数字财经智库科技|蚂蚁“造富”计划被叫停,阿里市值“蒸发”7691亿,怎么了?
-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比特币为何跟黄金分道扬镳?
- 南方都市报|中小企再添金融公共服务平台:S50智库落户深圳,阵容强大
- 金融智库|心脏支架1.3万爆降到469元!医药回扣的惊人真相!
- 搜狐智库|李东荣:创新永远走在监管前面,但在治理手段上不能落后太久
- 搜狐智库|桥水创始人达利欧:人民币未来将取代美元,目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