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大家介绍一些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的典籍(12)


又谓老佛之学乃致知而离乎物者,此尤非是。夫格物可以致知,犹食所以为饱也。今不格物而自谓有知,则其知者妄也;不食而自以为饱,则其饱者病也。若曰老佛之学欲致其知而不知格物所以致其知,故所知不免乎蔽陷,离穷之失而不足为知,则庶乎其可矣。(《朱文公文集》卷44《答江德功二》)
换而言之,人欲致知,除格物之外便无它途。朱熹与区别佛学,坚持了儒学重视后天学习的特点。
(3)知行关系说
①知之为先,行之为后
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观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朱文公文集》卷42《答吴晦叔九》)
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同上卷50《答程正思八》)
②行重知轻,“行其所知”
致知力行……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同上)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13)
③知行常相须,互相发
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夫渐渐行得到。若一边软了,便一步也进不得。然又须先知得,方行得。(《朱子语类》卷14)
孔、孟的学问都是看重“行”的,他们都以人为中心,以伦理纲常为宗旨。伦理纲常若不实践,则不过是空话。朱熹论知、行关系,重在行,但亦关注行背后的知识积累和心智成长。
2、理欲之辨
(1)理欲之义
在朱熹的思想中,理、欲都有严格的区分: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礼记·乐记》)
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子语类》卷96)
夫口之欲食,目之欲色,耳之欲声,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逸,如何自会恁地?这固是天理之自然。(《朱子语类》卷61)
(2)天理人欲,不可并立
虽然适度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并应该得到满足,但超出的部分,即人欲则与天理是天然对立的。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朱子语类》卷13)
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不是天理,便是人欲……克得那一分人欲去,便复得这一分天理来。(《朱子语类》卷41)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12)
(二)王阳明的思想
王阳明的思想是直承南宋心学陆九渊而来的,他与朱熹的思想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强调“心即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