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游戏化设计:看这一篇就够了
编辑导语:游戏化设计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了,那你都了解清楚了吗?本文将游戏化分为四种类型,并且运用了多种思维模型,推荐想要了解游戏化设计的童鞋阅读。
文章插图
本周的话题是游戏化设计,之所以标题叫“也谈”,是因为最近两三年游戏化设计被聊的很多。但其实说来说去都是隔靴搔痒,大多数时候是挂个游戏化的名头,做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新意。所以我打算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说法做一波综述,我们来细细聊聊游戏化设计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一、流量密码游戏化游戏化这个概念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国外2003~2004开始就起热度了,国内设计界在经历了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拼多多的砍一刀等等影响力比较大的游戏化实践以后,基本也普及了这个概念做了很多相关研究。
基于一个叫Sebastian Deterding的老哥在Gamification: Designing for motivation中做的总结,我将这些林林总总的“游戏化”文章分成以下这些类型。
类型1-拆解“游戏化”的构造这种文章旨在说明一个游戏化产品的构成逻辑,在解释“游戏化”这个概念框架的同时,一般也能够给到一些设计行为上的建议。不同的模型强调的东西有一些差异,比如比较常见的有:
1)DMC模型:强调玩家被一些内部驱动力引导
把游戏的组成部分本质到表象分成三个层级:动力(dynatmics)、机制(mechanics)、组件(Components),这个模型比较强调玩家玩游戏的底层动机,也就是玩家为什么要开展游戏。这个模型思路类似我们设计师经常讲的原子化设计,认为游戏动力、机制可以决定游戏的外在形式,设计师优先思考游戏的动力和机制,然后再去挑选一个匹配的游戏形式。
这个模型因为出现在《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中,所以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
文章插图
2)MDA模型:强调游戏要有“好玩”、有感情
把游戏的组成部分分成机制(Mechanics)动力( Dynamics)和美学(Aesthetics) 三个层级,比较强调游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性的一面,把“游戏的乐趣”拆分成不同的类型分析的比较细致。从这个框架下思考问题,设计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只能从机制-动力的层面去构建游戏,但用户是基于美学-动机层面去体验游戏乐趣的,因此设计师应该站在用户的视角去分析游戏的最终体验,然后去反向分析什么样的机制-动力能够带来这种体验。
这个模型比较偏向传统游戏设计,放在产品游戏化的语境下其实不太好发挥。
文章插图
类型2-解释“游戏化”起作用的原因这种文章主要想要研究“游戏化”为什么能够吸引人不断的去玩、这个现象背后有没有什么理论支撑或者比较成体系的解释。目前在学术界对“游戏化”的研究基本是这个路数。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去年的文章将这些论文分成了3个类型:
- 基于情感动机相关理论的:心流理论、自我效能或自我决定论等等
- 基于行为理论的:强化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等
- 基于学习相关理论的:认知负荷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等
用心流理论解释游戏化:强调达成高效专注的游戏体验。
这个理论挺对现在国内商业环境的胃口,所以应用的比较广。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用户的能力,合理设置任务、适当引导注意力,并且给予即时反馈,从而去引导用户长时间、高强度、不吃不喝不停也不会累地去做一件事情。
文章插图
1)用上瘾模型解释游戏化:强调让用户不断的长期使用
这个理论将玩家不断进行游戏的行为拆解成触发-行动-奖赏-投入-触发的循环,强调通过这4个步骤引导用户长期、不断的去做一件事情。和它有点类似的还有福格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把上瘾放在心流理论的下面其实算是给它抬咖了。虽然上瘾模型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今天听到的一个东西,但它只能算是一个带有很强行为主义色彩的“设计思路”,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证据论证,因此距离正儿八经的理论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 笔记本电脑|2022游戏圈“神仙打架”?想要高画质畅玩,还得看RTX30系游戏本
- find x5|骁龙8 Gen 1+全家桶散热系统,Find X5系列带来极致游戏体验
- w耳机造型千奇百怪,背后有着一个世纪的演化史
- oppo|旗舰性能+顶级游戏体验,用Find X5系列吃鸡太简单了
- 拯救者|联想新款 IdeaPad Gaming 3 游戏本发布:最高搭载 RTX 3060 显卡
- 系列|深化全球高端布局之作:荣耀Magic4系列今晚全球首发
- 对手机|挑战史上成本最高手机后盖!iQOO 9赛道版强悍进化
- 使命召唤手游|持久畅玩不烫手 OPPO Find X5 Pro游戏体验不一般
- 小米科技|猛料不断!被质疑是“套娃”设计,小米到底能不能自己造芯片?
- 拼多多|互联网产品如何设计低成本高收益的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