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淘系|阿里急需一场局部胜利( 三 )


让新团队面临压力的,并不只是内部“自驱力”。在过去一年中,无论在国内电商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阿里都在面对强竞争。在国内,抖音、拼多多、京东、美团在多个领域给阿里施加压力——甚至是从基本盘到新业务的全线施压,在基本盘抖音等玩家开始分食大淘系的电商市场,在新业务端美团、拼多多在社区电商磨刀霍霍。在海外,Lazada在东南亚等市场和Shopee等厂商正面开战,而在欧美市场阿里也需直面老对手亚马逊、京东的竞争。
激烈的竞争,让两个板块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在国内市场,阿里需要尽快摆脱“颓势”并尽可能压制住竞争对手在关键赛道的崛起势头;而在国外市场阿里高层希望呈现出更快的增速,并在东南亚、欧洲等关键市场尽快构建新的“格局影响力”。“简言之,一个是守中带攻;一个是全方位攻击。”
上述分析师认为,从戴珊和蒋凡的调动上不难读出战略背后的逻辑:让善于优化、梳理的戴珊稳住基本盘;让善于开拓、进取的蒋凡攻占海外。
但再好的战略,都需要一些关键要素作为执行基石,比如战术、比如士气。
“士气会是关键要素,如果在6~8个月的时间,两个板块没有拿出亮眼的成绩,可能会承受成倍压力。”一位熟悉阿里内部的人士告诉虎嗅,经过大幅度人事调整后,两大关键板块都需经历团队磨合,而一场胜仗不仅利于团队加深相互信任,也利于建立更高的士气基础为年底双十一的大战做准备。
一个隐藏的因素是十一月的世界杯。由于2022年11月恰好进入世界杯周期,2022年的双十一已经被部分电商平台视为几年来最为关键的“节点性时段”。
据悉,有新平台寄希望于在某些品类实现GMV“一举反超”,也有传统电商巨人早早锁定了世界杯周期列为年度级项目。这意味着,如果阿里不能在十一月展现出更强的业绩,很可能会呈现出“双十一份额被群雄分食”的情形,而这对阿里上下绝非有利。
“在上半年的一场局部胜利可能至关重要。”一位知情人士提到,6月到8月可能会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这个夏天,中国将迎来史上人数最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这批年轻人多为00后,他们的消费特点和“前辈”并不相同,他们更乐于超前消费、更倾向于“非必需品消费”、更愿意尝试国货,当他们迈入职场时,将开启一轮“消费旺季”。
“这将是抖音、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的00后争夺战——更像是一个风向标:在这批较高学历00后开始拿到人生第一份全职工资后,他们到底会去哪个平台消费?”上述人士认为,对于阿里旗下的多个板块而言,这都将是绝佳的作战时机——对于一家有23年历史的公司而言,没有什么比“证明自己依然被年轻一代喜爱”更关键的事了。
但这绝非一场轻松的战役。
或者说,阿里还需要一点运气。2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将腾讯和阿里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并指控两家公司“销售或为销售假冒商品提供便利”。而在春节前后,国内消费大盘并未展现出明显回暖的态势,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旅行人次同比下降2%、旅游收入同比下降3.9%。
眼下,摆在25.9万阿里人面前是这样的棋局:站在“向上而生”和“颓势而沉”的平衡点上,而胜利的逻辑并不复杂——在习惯持续抗压的同时,尽快在“局部战场”打赢小规模战役,重塑士气、扭转局势。而这或许才是“巨人”应当展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