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二 )


以及,游戏阵容也成为了 Stadia 的重大缺陷。发布之初,Stadia 宣布已经有 100 家游戏工作室在为 Stadia 平台打造内容,但实际上,最后登陆 Stadia 的游戏,几乎只有来自育碧、EA 等第三方厂商的跨平台作品,而没有任何独占大作。而在游戏领域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在没有独占的情况下,实现发展。
而发布会上谷歌宣布成立的一方游戏工作室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最后连一款原创游戏都没做出来,就胎死腹中。2021 年,谷歌宣布,将不再继续投资 Stadia 制作游戏,关闭旗下的两个游戏工作室。
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文章插图
Stadia 覆盖了谷歌旗下几乎所有平台|Stadia
回顾 Stadia 走过的三年,它的巅峰时刻,就是在三年前的发布会上。当时,背靠谷歌的 Stadia,几乎拥有了做好云游戏所需的一切「原料」。但打造优秀游戏体验需要的「烹饪方法」,Stadia 似乎并没有掌握。
从那一天开始,Stadia 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走下坡路,直到今天,走入绝境。
有 Stadia 内部人士向 Business Insider 透露,「Stadia 内部还有很多人希望它能继续下去,他们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确保 Stadia 不会死掉。但这些人并没有权力,给 Stadia 继续开支票。」
03
云游戏,一场死局?
严格意义上来说,Stadia 还没有完全死透。
据报道,谷歌正在将 Stadia 重新包装成一个名为 Google Stream 的产品,面向商业市场,为企业提供底层的技术方案,帮助它们打造类似云游戏的「交互内容」。
Google Stream 目前主要的客户之一,是美国知名健身服务 Peleton。Peleton 销售一种带屏幕的「动感单车」,用户可以跟着屏幕上的「健身老师」一起进行训练。如果能将云游戏技术与「健身课」结合,确实能让整个体验变得更具交互性。
而且,最关键的是,「健身课」相比「云游戏」,对带宽、延迟的要求都要低很多。发展的难度,肯定比云游戏要低得多。
但 Peleton 这一个场景太过垂直,很难说背后到底蕴含着多大的市场。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Google Stream 大概率会变成谷歌云计算业务的一部分。
但无论如何,谷歌和游戏,已经彻底分道扬镳。
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文章插图
实际上,不只是谷歌,各大云游戏平台,过去几年都经历了一样的「高开低走」。
微软的云游戏服务 Project xCloud,背靠 Xbox 强大的游戏资源,以及业界领先的 Azure 云服务设施,也是一直不温不火,测试进度推进缓慢,用户反响平平。另一家业界巨头,英伟达的 GeForce Now,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回顾过去几年云游戏的发展,不难发现,云游戏的底层逻辑,存在着一对巨大的「矛盾」。
所有的云游戏平台都宣传自己能实现「随时随地」开玩,用户将不再受时间、地点、设备性能的限制。但实际上,用户仍然需要有高速、稳定的网络,才能获得相对好一点的体验。
在 5G、光纤宽带已经相对普及的今天,高速网络看似无处不在,但实际上,无论是移动基站,还是家庭 Wi-Fi,都有很多覆盖不到的「死角」,各种「网络不畅」的场景依然存在。任何一个场景下的网络波动,都会毁掉云游戏的体验。
云游戏是一个美妙的理想,随着技术发展,我们也的确在不断接近那个「终极目标」。无论是谷歌的 Stadia,还是微软的 xCloud,它们在技术层面,相比最初的 OnLive,已经进步了太多。
但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技术。如何将技术转化为体验,并切中玩家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Stadia 的失败,可能并不是因为团队不够努力。这个「转变」的过程,比所有人想象的更漫长。
就像谷歌砍掉过的上百个项目一样,Stadia 没有诞生在属于它的时代,谷歌也失去了耐心。技术的浪潮,最终变成拍打在沙滩上的泡沫。
最后,我们也必须要问,玩家真的需要「随时随地畅玩游戏大作」吗?
大部分 3A 游戏,打造的都是一种「沉浸式体验」。要实现「沉浸」,你需要排除周围的各种干扰,安安心心坐在电视、电脑前面,捧着手柄,享受一段游戏体验。它本来就不需要「随时随地」,而是需要在某一个场景下,获得极致的好体验,即便这个场景有一定门槛。云游戏的终极设想,其中混杂了太多厂商的一厢情愿。
St谷歌怒砍 Stadia,为什么「云游戏」注定「没戏」
文章插图
在微软 xCloud 的发布视频下面,有一条讽刺微软的评论被顶到了最高的位置,它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在三星冰箱上玩 xCloud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