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机器人“用工潮”


特稿:机器人“用工潮”
文章插图
作者 | 王金旺
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去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将22头“小蛮驴”牵进浙大校园送快递,引来不少围观。
即使国内快递业已经如此发达,由于机器人导航技术、道路法规等问题的存在,现在能够体验到机器人送快递的人仍是寥寥无几。
「阿里“小蛮驴”进校园送快递」、「美团无人车开始在顺义试点送菜」、「京东要在江苏常熟建“无人配送城”」……,这些备受关注的机器人送快递消息,多数人也只能在网上围观、看个热闹。
真正发生的改变,往往会被多数人忽略。
就像已经在快递业前置环节普遍应用、大大节省了快递出仓时间的另一类相对成熟的机器人,行业中称之为移动机器人(AGV/AMR)。
正是这类机器人,在2020年再度迎来“用工潮”。
隐秘:前置仓中的“分拣员们”中国是一个快递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从2020年双十一的快递数据中就可以看出:
2020年双十一当天,据京东物流官方数据是,至下午1点30分,京东物流出库单量超去年全天;同样是在这一天,阿里的官方数据显示,天猫实时物流订单量破22.5亿单,约等于2010年全年中国快递量的总和。
这样的快递单量如果拿给美国人看的话,恐怕会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这个“量”已经相当于亚马逊物流去年在美国一年的运送单量,同时也是美国电商全年物流单量的五分之一(注:2019年,亚马逊物流在美国的物流单量为23亿个,美国电商总单量为106亿个)。
特稿:机器人“用工潮”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物流速度也体现了中国速度,官方数据显示,菜鸟双十一首单订单在5分钟内送达,京东物流农村首单用时也只有15分钟,京东物流93%的自营订单实现了24小时送达。
据雷锋网了解,通过电商购买的商品发货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厂家仓库直接发货,也就是俗称的工厂直销(M2C);另一类则是由电商备货,中途流经中心仓、前置仓,最终由快递员配送到你的手中。
无论是厂家大型仓库,还是天猫、京东等电商的中心仓、前置仓,都相当于一个大型仓储集散地,需要大量的分拣员。
鲜有人知的是,现在大型仓储系统中的分拣员很多已经由个头小巧的机器人替代。
那么,在室内仓储环境下,哪些分拣环节应该进行“机器人换人”?
以京东为例,据京东物流仓储规划专家此前介绍称,京东内部将所有SKU分为AB件型,其中A件型是指诸如手机、3C电子等小件型产品,针对小件型产品自动化仓储的设备已经相当成熟;B件型指是指小家电、牛奶、水饮等中件型产品,针对中件型的自动化仓储设备目前相对较匮乏。
京东官方数据显示,中件型产品拣选过程中,完成一个拣货任务平均用时20分钟,分别包括:

  • 行走时间:11min(55%);
  • 寻找储位:4min(20%);
  • 拣货下架:2min(10%);
  • 操作PDA:3min(15%)。

特稿:机器人“用工潮”
文章插图
其中,作为拣选增值工作的「拣选下架」、「操作PDA」占用时间仅为25%,75%的工作时间浪费在了「行走」和「寻找储位」上。被浪费掉的75%的时间,让室内定位导航能力已经相对成熟的移动机器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早在2014年,京东就已经建成首座20万㎡的“亚洲一号仓”,并开始投入使用全自动无人仓;菜鸟为天猫打造的10万㎡的智能仓、苏宁打造的20万㎡的「苏宁云仓」也已在2016年投入使用。
特稿:机器人“用工潮”
文章插图
菜鸟自动化实验室负责人陈滔滔同样表示,仓储环节中,机器人主要用来代替人进行走动。
人在大型人工仓库里拣货时,平均每天需要走10km以上的路,而移动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因此这成了机器人替代人的主要环节。
规则箱子的搬运任务也是以机械臂为代表的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场景。
不过他也指出:
现阶段还很难被取代的动作是人抓取常见百货商品的环节,不设限制的任意商品抓取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因此很少看到有应用。
据悉,阿里目前在全国已经建成十数个智能仓,移动机器人使用量超过千台。
越来越多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在仓储环节替代了不少人工,也大大缩短了快递出仓时间,为快递小哥配送快递留出了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