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了半个孟买城:英国“斯坦金堡垒”号军火船爆炸造成的后果

“天上不会掉馅饼” , 却会降黄金 。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贫穷的印度鞋匠住在孟买城外马拉巴尔山丘上的一间小茅屋中 。 一天 , 他正挥动着锤子紧张地工作 , 茅屋顶突然间颤抖起来 , 东方又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 接着一块瓦片飞进了他的屋内 , 落在他的脚旁 , 溅起了一股尘土 , 半埋进地里 。 老鞋匠奇怪了 , 这里怎么会有瓦片呢?这一带的房子都是茅草屋 , 是片瓦不见的呀!他好奇地去拿这块瓦片 。 谁知他的手一触到瓦片 , 就立即缩了回来:手被烫伤了!
毁掉了半个孟买城:英国“斯坦金堡垒”号军火船爆炸造成的后果
文章图片
原来这根本不是瓦片 , 而是英国轮船“斯坦金堡垒”号在爆炸声中飞向空中时 , 装在船上的155块金锭(每块重22公斤)也随之升空 , 其中一块飞进了这位穷鞋匠的茅屋中 。 当这位鞋匠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 , 就把这块金锭送到了港务局 。 可是其他的154块金锭却一直下落不明 , 不知是落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 还是成了哪个“幸运儿”的私产 。
“斯坦金堡垒”号的爆炸不仅把金锭抛入天空 , 而且把重达3吨的铁锚也送到了一公里外的一艘船上 , 这艘船因此而被击毁沉入海底 。 更为严重的是 , 半个孟买城也毁于这次大爆炸 。
此船非同寻常
1942年 , 英国轮船“斯坦金堡垒”号在加拿大建成 , 长140米 , 宽19米 , 排水量7000吨 。 船上配备了两门大炮 , 几挺机枪——为的是防止德国飞机的袭击 。
1942年2月24日 , 它满载着货物 , 离开了英国伯肯里德港 , 顺利避开了德国潜艇 , 于3月30日到达卡拉奇 。 它在那里卸下了几架飞机和一批弹药 , 又装上了8700包棉花、橡胶和硫等货物 , 还有155块金锭 , 又启程向孟买驶去 。 4月12日 , 它到达了孟买 , 停泊在维克多利亚船坞的一号码头 。
毁掉了半个孟买城:英国“斯坦金堡垒”号军火船爆炸造成的后果
文章图片
船长布兰克 , 一个英俊的英国中年男子 , 腋下挟着一只黑色公文包 , 快步跨上码头 , 向港务局走去 。 他在港务局主任德克尔面前 , 有礼貌地躬下身子 , 然后把公文包放下 , 用标准的伦敦口音说:“我是‘斯坦金堡垒’号的船长约翰·布兰克 , 奉命准时把船驶入孟买港 , 希望您能组织力量立即卸货 。 ”
港务主任那肥大的身躯在转椅里蠕动了一下 , 懒洋洋地说:“请坐 , 布兰克船长 。 你看 , 港内停靠了那么多船 , 都要求我立即卸货 。 可我就那么多人 , 怎么来得及呢!你得等3、4天 。 ”
“3、4天?那怎么行?”船长激动起来 , “不行 , 我的船不同于别的船 , 我船上装的是特殊的军用物资!”说着 , 他打开公文包 , 从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海军部的绝密文件 。 我船上的军用物资非同一般 , 它与目前正在准备的某一军事行动有关 , 文件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不得有误 。 我不想作为被告在军事法庭上受审 , 如果您愿意 , 那就请便吧 。 ”
港务主任听到“军事法庭”四个字 , 这才刺激了神经 , 拿起文件看了起来 。 看毕 , 他比较为通融的语调说:“当然 , 我和您一样 , 也不愿以被告的身份在军事法庭上露面 。 可现在是战争时期 , 这种文件我每天见到的也不少 。 您的船上装了1395吨烈性炸药 , 3000吨梯恩梯 , 作为特例 , 我就提前到明天给您卸货 。 ”
毁掉了半个孟买城:英国“斯坦金堡垒”号军火船爆炸造成的后果
文章图片
布兰克知道 , 港内等待卸货的船不下几十艘 , 明天能卸货就相当不错了 。 他收起文件 , 带着满意的神情 , 向港务主任告别了 。
燃起灾难之火
谁知第二天并没有人来卸货 , 直到第三天上午 , 才有一队码头工人来到“斯坦金堡垒”号的甲板上 。 他们从2号舱卸下梯恩梯、军火和放在易爆物下面的棉花 。 到下午2点 , 2号舱内还有不少梯恩梯 , 4号舱内还有1370吨弹药 。
一个搬运工人突然看见缕缕青烟从棉仓缝隙中冒了出来 , 又闻到一股刺鼻的焦糊味 , 立即向工头奔去:“2号舱起火!2号舱起火!”
工头立即向船长报告火警 。 布兰克船长命令海员们立即前去救火 , 正在值班的船长助理飞速跑上码头 , 向电话亭冲去 , 给港口消防队打电话 。
7分钟后 , 两辆消防车响着刺耳的警钟 , 风驰电掣般地驶向1号泊位 , 带队的是消防队总负责人沙恩德列尔斯上校 。 车一停下来 , 他第一个跳下 , 并命令队员们做好准备 , 自己快步登上“斯坦金堡垒”号甲板 。 布兰克船长向他汇报了情况 , 并说:“对上层棉包的初步检查表明 , 不能认为火是有意放的 , 很可能是棉花自燃” 。 上校富有经验 , 十分自信地对船长说:“请您撤去您的人员 , 由我的消防队员来救火 。 看来情况不太严重 , 请放心吧 , 顷刻间就会转危为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