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

作者:刘东黎(中国林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时至今日 , 人们仍在思考、猜测着西双版纳野象北移的动机和目的 。
它们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食物?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今后 , 类似的迁移会不会成为常态?这次大象的出走又带给我们人类哪些启迪?
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
文章图片
摄影:邱开培
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
文章图片
摄影:沈庆仲
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
文章图片
摄影:沈庆仲
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
文章图片
摄影:沈庆仲
出走
2020年3月 ,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 ,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 , 踏上终点未知的漫漫长路 。
它们是勐养保护区里赫赫有名的“断鼻家族” 。 它们从密林中走来 , 也是从洪荒时代走出 , 步履间依然留存着荒野王者的气度 。 它们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天敌的动物 , 除了人类 。 它们穿越密林 , 一路向北 , 翻山越岭 , 如履平地 , 迁徙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
专家学者们也无法精准判断象群北上的终点在何处 , 气候、食物、水源能支持它们走到哪里 , 一切都需要一步步地监测、评估 。
行进在海拔爬升的路途中 , 其间两头小象出生 , 三头折返 。 最终野象在2021年6月2日晚间 , 历史性地抵达昆明地界 。 在人类的谋划推动下 , 这群大象一路南下 , 8月8日 , 跨过玉溪元江大桥 。 故园湿热葱茏的密林就在前方 , 这场历时一年半的奇幻旅程迎来终点 , 人象平安 。 经历了漫长的流浪 , 万物复归原位 , 各得其所 。
然而 , 时至今日 , 人们仍在思考、猜测着野象北移的动机和目的 。
它们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食物?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今后 , 类似的迁移会不会成为常态?
也有可能是野生大象固有迁徙本能的一次觉醒?毕竟 , 亚洲象迁移扩散 , 自古以来都是常见现象 。
野生动物有迁徙本能 。 鸟类也在迁徙 , 非洲大草原的很多哺乳动物也在迁徙 , 还有更多体型更小、更不引人注目的野生动物 , 都在努力找寻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 在非洲草原上 , 在干旱季节 , 野象也会往水草丰美的地方迁徙 。 一旦动物失去迁移能力 , 种群生存力会快速下降 , 严重时甚至可能局部灭绝 。
引起动物扩散的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资源出现短缺 , 在社群和领域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被驱逐 , 幼仔长大被亲代驱逐 , 躲避天敌 , 追寻配偶 , 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反常变化(如生境灾变或环境污染等) , 分分合合 , 有进有退是种群行为的常态 , 它们只是延续着自然界持续千百万年的野性、自由和被生存本能完全驱动的单纯 。
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在其《大象的退却》中 , 通过一个动物种群(亚洲象)的迁移管窥中国环境史 , 让人们意识到 , 大象跨越数千年、从东北撤向西南的退却之路 , 对应了森林和植被的变迁 , 正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 , 与华夏民族定居范围扩大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几乎同步 。
参与了大象北巡的具体工作 , 我对伊懋可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新的领悟 。 如果把野生动物的迁移和扩散 , 简单地归结为人象之争或环境破坏 , 有趋于偏激而背离客观真实之虞 , 尽管这种可能也确实存在 。
生命的故事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出乎意料的 , 并不完全是等着隔代的有心人前来串起的零散片段 。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 , 它们的行为一定是在各种相互制约的力量平衡作用下呈现出来的结果 。
前寻:在历史云烟的深处
所有异象都有因果 , 有漫长的时间线 。 我试图回顾大象迁移的历史 , 努力看清它们本不为人类所熟知与关切的命运 。
大象也被视为“魅力型大型动物” , 自古就备受宫廷、显贵的恩宠 , 具有相当的政治文化象征意义 。 明清玉器古玩中“太瓶有象”这样的祥瑞图案 , 谐音“太平有象” , 是对国泰民安的优雅祝福 。 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庙宇、殿堂、皇家陵墓等 , 也常用象作为装饰 。
上古时期的舜帝 , 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就叫象 。 它曾经屡次陷害舜 , 后来却被舜的道德力量所折服 , 最终“舜封象于有鼻”(《汉书》) 。 应该说 , 这则神话隐晦地反映了人与野象斗争的过程 。 舜感化象 , 实际上讲的就是人类驯服野象的历史 。 在后世民间 , 这个传说还进一步成为舜帝“孝感动天”的象征 , “舜耕于历山 , 有象为之耕 , 有鸟为之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