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瞎了( 二 )


为了满足市场的期待 , 呷哺呷哺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 2016年 , 呷哺呷哺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 , 平均每四天就新增一家门店 。
以前依靠低廉价格“薄利多销”赢得市场的策略 , 也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期待 。 “推进多品牌发展”便成为赵怡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 。
2016年6月 , 面向高端市场的子品牌“凑凑”应运而生 。 这家子公司的主导者 , 就是今年4月离职的张振纬 。 与贺光启一样 , 张振纬也来自台湾省 ,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 。
一开始 , 张振纬带领的凑凑团队只能安身在北京南六环外一个小院 , 院子里有一棵古树 , 每逢重大日子 , 大家都会对这棵树拜一拜 。
从零开始的“凑凑” , 用张振纬的话说就是:
“一旦模式打磨好 , 剩下的就应该拔掉插销 , 把油门踩到底!”
呷哺呷哺,瞎了
文章图片
主打高端品牌的凑凑火锅 , 来源:凑凑活锅茶憩官方
2017年 , “凑凑”还只有8家门店 , 打算十年之内开到100家 。 但发展速度出乎人们意料 , 仅仅两年之后 , 2019年底 , 凑凑火锅的第100家店就在上海陆家嘴开张了 。
凑凑取得成功的同时 , 呷哺呷哺也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对标星巴克 , 从大众消费的“快餐”转向中高端市场为导向的“轻正餐” 。
转型的决定是贺光启本人2017年6月在上海宣布的 。 但也是从那时开始 , 凑凑与呷哺呷哺之间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 。
呷哺呷哺的内部人员接受《财经》杂志访问时说 , “随着凑凑的成长 , 有十几家门店验证其模式的可行性之后 , 呷哺呷哺反过来复制凑凑 。 凑凑在集团的销售占比超过40%以后 , 集团更加担心凑凑太独立、无法掌控 。 ”
或许是为了减轻对凑凑依赖 , 2019年 , 呷哺呷哺又推出了一款新的“高端线”:inxiabuxiabu 。
新品牌客单价超过100元 , 是凑凑和呷哺呷哺的“中间产品” 。 2019年3月12日 , “inxiabuxiabu”的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合生汇开店 , 当月就完成了一百万元的营业额 。
当时 , 还是公司CFO的赵怡表示 , “预计该店今年(2019)能完成1500万的营业额 。 ”
作出这些自相矛盾的战略决策的同时 , 呷哺管理层的结构也开始产生变化 。
贺光启曾经说 , “不同于传统台企中管理上依赖‘台干’(台湾地区高管)的风格 , 呷哺创始之初就致力于本地化 , 特别是北京市场 。 ”那时候 , 呷哺管理层一直以本土员工为主 。
但近几年 , 集团管理层已经大部分是“台干”了 。 贺光启本人的亲属 , 也开始在这家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赵怡提到的贺光启妻侄刘冠纬 , 不但任职北京呷哺公司董事 , 其执掌的“茶米茶”也得到了呷哺集团的大力支持 。
原先管理层与贺光启本人的嫌隙和矛盾就这样不断加深 , 并最终在赵怡任内爆发了出来 。
矛盾激化
2019年 , 已经担任7年CFO的赵怡成为了呷哺呷哺的行政总裁(CEO) 。
在她看来 , 此时交到自己手里的是一个“烂摊子”:前任总裁仓促离职 , 因为过去开店太快 , 公司面临关店数量剧增的难题 , 牛羊肉等原材料的价格也一路飞涨 。
2019年下半年 , 她带着团队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 。
2020年初 , 新冠疫情又席卷了餐饮行业 。 据赵怡自述 , 疫情之下 , 她不但保证了三万多名员工无一感染 , 更在疫情反复冲击华北、东北市场的情况下 , 保证了呷哺呷哺本品牌餐厅利润率“不断突破” , 并最终与定位高端市场的凑凑并驾齐驱 。
但从年报数据来看 , 呷哺呷哺的业绩还是遭受了严重冲击:营业收入下跌9.5% , 利润下跌96% 。
业绩下滑背后 , 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分歧 , 则对呷哺更加“釜底抽薪” 。
赵怡接任CEO后 , 宣布呷哺呷哺回到“优衣库”代表的物超所值的大众模型 , 纠正之前“传统中式高投入模型” 。
这次“纠正”的目标 , 直指贺光启2017年提出的“轻正餐”模式 。 这种模式下 , 价格涨了上去 , 品质却不进反退 , 在消费者眼中:呷哺呷哺的肉片越来越薄 , 麻酱的味道也大不如从前了 。
赵怡认为 , “轻投入、平价格、高翻台和套餐模式” , 才是未来餐饮业发展的主流 , 而“轻正餐”模式无疑正让呷哺呷哺失去自己的市场 。
呷哺在华东华南市场的拓展也不尽如人意 。 早在十年前 , 呷哺就已着手发展上海市场 , 但因为“姿态摆得太高” , 铩羽而归 。 后来 , “街边店”渐渐式微 , 商圈成了连锁餐饮企业争夺的重点 。 商圈经济成熟的南方 , 则成为呷哺又一轮扩张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