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题
【比南怀瑾高出几个段位的陈继儒是何人!】
文章插图
撰文|黄大拿陈继儒不仅可爱,也胸有丘壑。但古人对人物的赏鉴标准,比今人要严苛得多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南怀瑾的江湖》很火。因为披露了“南师”发迹的一些小秘密,而“南粉”极多,可这篇文章的基调却让“南粉”很不舒服。“南怀瑾与等闲贩卖焦虑感的三教九流江湖游士不同。他青年时代混迹于四川佛教圈,近距离观察过抗战时期西狩川滇的各界贵人与佛教上师之间的密切互动,对于大人物的趣味、思维和行为有切身的认识。”“不经意间,南怀瑾成为自由游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的特殊人物”……
文章插图
据此所叙,接近大人物,然后游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亦仕亦隐半仕半隐,这是“南师”的发迹秘诀。不论怎样名满中外,在作者看来,“南师”都是一个“江湖游士”,只不过,“与等闲贩卖焦虑感的三教九流江湖游士不同”罢了。其实,这一类人物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在“南师”在世的时候,就有人拿他和明朝大名人陈继儒相比。甚至,在一些“表扬”南师的文章中,也经常是引一段南师的论述,再引一段陈继儒的文章。不知道人们将南怀瑾比陈继儒,到底是褒意还是贬意。不过,在大拿看来,南怀瑾比陈继儒低了不止一个段位。一“鸡汤教主”陈继儒陈继儒,号眉公,晚明时期的大名人,在当年的声名应该在当代的南怀瑾之上。陈继儒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史籍上说,陈继儒隐居昆山之阳,闭门著述,名倾朝野,连居于深宫的皇帝也被惊动了。和南怀瑾一样,陈继儒也堪称著作等身。陈氏所著《小窗幽记》,至今还是“小资”和“文青”的经典。
文章插图
翻开《小窗幽记》,小清新扑面而来。“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幽堂昼深,清风忽来好伴;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这不就是心灵鸡汤吗?对的,现在有自媒体人号称“鸡汤教母”,其实,陈继儒才真正称得上是“鸡汤教主”!《小窗幽记》则堪称晚明“心灵鸡汤大全”了。晚明时期,困惑、焦虑的人并不比今天少,对心灵鸡汤的市场需求一样很高,所以“鸡汤教主”陈继儒俘获了粉丝无数。陈继儒名动天下,但肯定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有名。其出名的要诀何在?有点聪明和才情,这个是基础要件。除此之外,陈继儒很早就知道,亦仕亦隐半仕半隐、和大人物接近但又保持适当距离是成名的捷径。这一点是不是开了南怀瑾们的先路?
文章插图
所谓“养望”,就是知识分子畜积、培育知名度的一个过程。陈继儒的意思是,和大人物打交道,要保持一点神秘感才好,宁愿让大人物惊讶此人怎么多日不登我门,也千万不要因为去得勤了而让大人物嫌恶。说得何其坦率!陈继儒比国学大师南怀瑾坦诚多了。二被黑的陈继儒实际被低估了陈继儒当年虽然名动天下,但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且越往后,似乎贬低他的意见更占了上风,试翻翻鲁迅、周作人乃至当代黄裳的文章即可看出。陈继儒为什么会遭遇非议?陈继儒因独特的“养望”方式而获得大名,但也因此而颇遭物议。陈继儒29岁时焚儒衣冠,绝意仕进,专事著述,走了一条亦仕亦隐半仕半隐的路子,为表示清高,自称为“山人”。陈继儒的成功可以复制,跟在陈氏后面效仿者很多,一时“山人”成群。但所谓物极必返,关于山人的非议也甚嚣尘上。
- 南怀瑾:六度,是6个修行的方向,成就一个,其他就贯通了
- 南怀瑾生前秘书:12年8月初他明确说我不留了,下决心要走了
- 武大郎到底得罪了谁史上确有其人身高出众,长相清秀
- 南怀瑾:忍辱,不是忍气吞声,答案截然不同,很多人搞错了
- 南怀瑾老师:好的夫妻缘也大多不过好五年十年
- 南怀瑾先生:倒霉时勤理发,少懒睡
- 南怀瑾将如今世界看得很透的语录,一语道中重点,警醒世人!
- 人们常说寿比南山,为何不说其它山?多少人把南山当成了终南山?
- 南怀瑾的点醒人的好运与歹运,皆是自己感召而来,错不了
- 南怀瑾一生著作无数,他是不是国学大师李敖他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