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

玄奘,河南偃师人,自小聪慧,十二岁便在洛阳净土寺出了家。之后,他跑遍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等地,每到一处,都谦虚的向当地的高僧请教。
但他却很是失望,因为他发现,对于佛学大家都“各执一词”,很多问题都无法解释清楚,各个信徒都是“自圆其说”。于是,他萌生了要去释迦牟尼故乡的决心,一定要探个究竟。
 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
文章插图
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他多次申请出国,要去天竺学习佛经,都被拒绝了。可玄奘是何人呢?他心比金坚,一旦定下了目标,那是一定要去追求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偷渡”,跟随一只商队“混”出了境。这一年,他27岁。
这还了得?
都知道,唐朝时期的人口管制更加严格,只不过,受制于科技不发达,每次他都是前脚刚离开,官府的通缉令就到了,要求“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好在一路有不少人“力挺”,在西去的路上,玄奘吃了不少苦,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地貌环境,经常让其体会到什么叫做“大难不死”,不但会迷失方向,甚至,一连多天都没有吃的。
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于是,靠着沿途那些“白骨”的“指引”,他一路向西,不时还有强盗打劫、胡人“谋害”,甚至,要时时提防被人“强行留下”。但是,玄奘依然不忘初心,坚持不向任何力量“低头”,宁可身死。就这样,独行五万里,他来到了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
 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
文章插图
之后,他渡恒河,访遍圣迹,更是留在了烂陀寺戒贤大师身边,潜心学习了有5年之久,解开了心中的很多疑惑。后来,他按照戒贤大师的要求,设立讲坛,为众僧“答疑解惑”,很快就“出名”了。
当时,戒日王得知有这么一位高僧,立马发出了“邀请函”,请大师来曲女城参加法会。他的这一次亮相,让其声名更加远播。十八天里,他竭力宣扬大乘的要旨,现场众人摒声静听,居然没有一人“找茬”。这一年,是641年,他41岁。
但是,玄奘始终记得当初来此地的初衷,天竺再好他是一定要回去的。于是,他毅然和他的崇拜者及仰慕者告别,踏上了归途。当初是“非法出境”,如今要回国了,总得表示一下自己的“悔意”。当时,玄奘倒也痛快,直接给朝廷写信,大方承认自己“犯错”了,如今回家,还请政府“酌情处理”。
 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
文章插图
如今他“声名在外”,唐太宗还是很高兴这么一位“名人”学成归来的。645年,李世民下诏不提“往事”,并表示愿意见见玄奘。当年,玄奘历经千险,甚至,做好了“奉献生命”的准备,就为追求心中的真理。后来,他成名了,却能做到“不屑富贵权力”,甚至,拒绝了高昌王“国师”和“包养”的提议。
面圣时,玄奘毫无保留地报告了自己这17年的收获和感悟。唐太宗听后,觉得自己的国家真是“人才辈出”,决定要其加入自己的“权力圈”。可玄奘的志向哪在此,他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传扬“佛法”。回来后,和去之前没啥变化,继续住在寺庙中,翻译佛经。
他先住在弘福寺,再到慈恩寺,之后是西明寺,这15年中,其著作成就显赫。不过,他的名气实在太大了,总有人“慕名”来“看”他。于是,除了工作,就是忙着接待,没有一天可以休息。时间一久,身体也就累垮了。于是,玄奘不愿意将时间耗在这无用的事物上,便请求当时的皇帝李治,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继续翻译佛经,玉华寺就不错。
 翻译|唐玄奘:偷渡出走,独行五万里,翻译千卷经,你不知他一生多艰苦
文章插图
其实,玉华寺的来历不小,当年李渊修建仁智宫,一是为了消暑和娱乐,二就是将其当成了可以防御突厥的驻兵点。647年,唐太宗身体有恙,很是怕热,就将此宫改名为“玉华宫”,还大兴土木给扩建了。可李治上位没几年,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便下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理由是“还土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