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背后,有个“神秘组织”( 二 )
根据沙县小吃办的统计 , 1994年 , 厦门的沙县小吃店达到900多家 , 福州则达到2000多家 。
【沙县小吃背后,有个“神秘组织”】这个规模也引起沙县当地政府的注意 。
1997年 , 时任沙县县委书记刘道崎下乡到夏茂镇调研 , 听到满街叮叮当当的砸铁声 , 后来发现铁匠正日夜赶工制作用于煮馄饨、熬高汤的鸳鸯锅 。
审时度势 , 他敏锐地感觉沙县小吃“大有可为” , 准备大刀阔斧发展沙县小吃 , 不仅成立领导小组机制 , 还设立“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作为推广和宣传平台;并决定由县工商联发起 , 向县民政局申请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公会作为行业组织 。
此外 , 县委、县政府还大胆鼓励各乡镇至少有一名科级干部停薪留职外出经营沙县小吃 。
此举也极具时代色彩 。 根据《河南商报》报道 , 上世纪90年代 , 全国掀起了公务员辞职下海风尚 。 人社部数据显示 , 1992年 , 全国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 , 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
文章插图
沙县文昌街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孙湛 摄
走出大量小吃业主的沙县 , 自然也能感受到时代“水温” 。
“那几年下海搞沙县小吃的党政干部达200多人 。 ”张鑫说 , 夏茂镇党委原副书记罗维奎就曾“下海” , 他带领乡亲办起了18家“罗氏小吃店” 。
张鑫此前是学习饭店管理出身 , 他第一份工作是在三明饭店上班 , 1998年5月 , 他调至沙县人民政府驻福州办事处任职 , 从此正式和沙县小吃打交道 。
1999年 , 他在福州担任沙县小吃大型推介会对外接待和组织工作 。
那一年 , 恰好也是沙县小吃发展的关键之年 。
1999年3月4日 , 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到沙县调研时指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 , 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 , 薄利多销 , 闯出一条路子 , 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 , 加强研究和培训 , 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 。 ”
2000年8月8日 , 习近平再次到沙县调研时指出:“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 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 ,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
“这相当于为沙县小吃寻找到了准确定位 , 包括工作方向 。 ”杨兴忠说 , 这两句话他倒背如流 。
文章插图
沙县小吃文化城三期广场
由于沙县小吃店铺高密度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 , 由此引发网友对该“神秘组织”的文学式猜想 。
“沙县小吃是有组织的 。 ”张鑫回答道 , 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组织 。
为推动沙县小吃产业发展 。 1997年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协调小组 , 组长由时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家禄担任 , 副组长由县工商联会长和工商局一位副局长担任 , 成员来自县委、县政府各个部门 , 办公室设在县商会大厦四楼 。
1998年3月 , 在刘道崎的主持下成立了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 , 这次层级有所提升 , 组长由他本人兼任 , 副组长由陈家禄担任 , 同年8月改由时任县委常委杨胜分管 , 其余成员也都来自县委、县政府各个部门领导组成 , 下设办公室 , 办公室由政府办副主任乐相森担任 。
在领导小组框架下设有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小吃办)、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和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 , 三个机构合署办公 , 分工协作 。
上述的组织框架设计是基于工作需要 , 领导小组只是议事协调机构 , 而“小吃办”起初也没有常设的工作人员 , 每次工作需要时只能临时抽调人员 , 但很不稳定 。
鉴于上述情况不利于推动小吃业发展 , 沙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政府办公室下设事业单位——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 。 这是一个副股级事业单位 , 起初拥有4个事业编制 , 已经是一个有组织、经费和职责的机构 , 它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负责沙县小吃的技能培训及小吃的推广和宣传 。
- 高配版酸辣螺蛳粉,在家就能吃到的名小吃,快来一起嗦粉
- 70岁老奶奶路口卖“稀罕”小吃,2元一个被哄抢,买家:不多见
- 石家庄排行前十的名小吃,你吃过几个?网友:我就吃过烧饼!
- 火火火!广元街头的这些人气小吃,千万别错过
- 火遍全泉州的传统小吃,我们在家就能复刻,味道一样钱却省了一半
- 教你制作经典小吃驴打滚的详细教程,简单实用,只要掌握几个窍门一学就会
- 此人气小吃,软软糯糯,甜辣可口,一次得做两盆,家人抢着吃!
- 这5种冬季小吃,补气血、益身心,是不得不吃的滋补佳品!
- 老照片:90年代的那些街头小吃,每一张都看得流口水
- 90岁老人街边卖传统小吃,结账时老人的一句话,让人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