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先生|梅兰芳最后一出未来得及上演的新戏

1950年的秋天,梅兰芳先生应天津市文化局的邀请,到中国大戏院演出有一天,和天津市文化局长阿英同志聊天,梅先生说:“我早年编演的新戏很多,抗日战争时期,我只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现在全国解放了,我想编一出热热闹闹的喜剧,请您想一个题材。”阿英同志说:“唐人小说里有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很有喜剧性,可以发挥你的才能。”
回到上海后,就找几个老朋友研究,梅先生说:“我祖父巧玲公演过一出《乘龙会》,就是这个题材,你们猜他扮演哪个角色?”大家都说,当然是龙女。梅先生笑着说:“猜错了,他反串柳毅,龙女是他的学生余紫云扮演的。听说唱的是昆曲,不是皮黄。我曾在他老人家留下来的好几箱剧本里找过多次,总没有找着这个本子。最好先把这篇小说给我看看,我们再来研究。”
过了几天,他看完了那篇唐人小说《柳毅传》,认为这里面的三个主要角色——柳毅、龙女、钱塘君的人物性格,都描写得十分可爱。就让我哥哥姬传写了一个剧本《柳毅传书》的初稿,想要抓时间进行讨论,并在梅剧团里排演。但是1950-1958年,梅先生经常去各地巡回演出,再加上国内外的各项政治任务,使他抽不出时间来编排新戏,所以这件事搁了八年之久。
 梅先生|梅兰芳最后一出未来得及上演的新戏
文章插图
梅兰芳在部队与战士联欢
1959年,中国京剧院的创作组的范钧宏、吴少岳、吕瑞明三位同志也根据《柳毅传》的材料,给梅先生编了一出《龙女牧羊》,准备作为建国10周年国庆献礼。同时,中国京剧院又约陆静岩、袁韵宜同志从豫剧改编了一出《穆桂英挂帅》,梅先生先排《穆桂英挂帅》,后来就拿它献礼,《龙女牧羊》又暂时搁了起来。
1960年秋末,梅剧团在济南演出,有一天夜里,梅先生对我说:“明年就是建党40周年的党庆,我还要排一出新戏。去年《龙女牧羊》虽然没有演成,我们和剧作者曾经研究过好几次,交换过意见,总算有点基础,我想就拿这出戏作为党庆献礼。这次回到北京,我们再把原稿仔细整理一下。”
回京后,他又对我说:“这项整理工作,最好先订个计划。第一步,对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是否前后统一,整个剧情有没有矛盾,有没有漏洞,都提出来讨论。我们的意见一致了,所有龙女的场子,就请你着手整理,没有龙女的场子,我们如有意见,也可以向原作者提供参考。”
“龙女的几场整理好了,就送请原作者再加整理,遇到看法不同的地方,请他们毫不客气地提出,大家反复商讨,共同解决。在商讨的时候,哪怕发生争论,都不要紧,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越辩论越能明确。总之,先求我们之间的统一,再求我们和原作者的统一,集体力量写出来的东西,总比个人的智慧大得多。如果剧本还没有研究成熟,就进行过排,势必至于排一次改一次,把演员都改糊涂了,这叫做图省事反而大费其事。”
“早年我编排一出新戏,只是先看熟了本子,到排演场上临时作一些适当的变动,象这次在写剧本的同时,演员就和剧作者紧密合作,我还是初次尝试。”
 梅先生|梅兰芳最后一出未来得及上演的新戏
文章插图
梅兰芳与秘书许姬传
我们的工作,就是按照上面的计划进行的。每天夜里,梅先生总找我到他的卧室里,桌上摊着原著者的初稿,逐场讨论,凡有龙女的场子,包括唱词、念白和身段、表情、部位、服装设计等等,无所不谈,谈妥一场写一场,有时侯谈得高兴,他还站起来口讲指画,比划给我看,往往会搞到天亮。
这出戏共计九场,下面分场来介绍。
第一场《思女》
洞庭龙君的女儿三娘,远嫁泾河龙君的儿子,数月无消息,龙母非常思念。
洞庭龙君从东海赴宴归来,说起泾河龙君告诉他,三娘与泾河小龙夫妻和美,不久还要一同归宁,拜见二老。龙母闻言,十分高兴,就命侍从人等打扫妆阁,伫侯公主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