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年以后,何伟的非虚构写作课怎么样了( 七 )


回去之后,及时把笔记录入电脑。(“我的书写很潦草,可能过一个月我就完全认不出来自己写了什么。”)
另外,笔记的归档对作家来说非常重要。他给我们展示自己两个电脑上的文件。从八几年他买第一台电脑开始,每一年都有一个文件夹,例如1999年就是一个文件夹,点开这个文件夹,是他在那一年做的每一个project,各有一个文件夹,通常是按地方分的。打开里面“涪陵”(仅举例)的文件夹,那一年里他每次去那个地方,都会有一个文件夹,点开之后,每个人物,每次采访又各有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面又分了notes和相关的文章。
打开notes的文件,是那次采访的一切。他点开一个至少有一万字的notes,其实所有的notes里面他就只在文章里用了一句话,但当时记下来的一切都还在,随时可以翻阅。二十年前的东西,一下子就翻到了。(“You have to note them down and file them, because no one has a memory that good. You should be able to go back to anytime.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develop a system.”)
 写作|一年以后,何伟的非虚构写作课怎么样了
文章插图
卑微坐在后面的我们拍得不清楚,随便看看吧。这张感觉他在说:接受大神的智慧!
我们还在惊叹这么细致规整的分类,他又说,我也会给我写的每一稿认真归档。通常一篇文章我会写很多稿,比如这个埃及人,我就写了52稿。说着他打开一级一级的文件夹,一共点开九层,给我们展示他写的52稿(啊,大师也是搬砖人啊。传说中一字一刀的稿费,也是血泪赚来的。)每一稿都会开一个新的file,进行细致的改动。
关于这个埃及人Manu,原文在: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9/04/01/egyptian-refugee
豆瓣友邻“西奥提奥”很棒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16957071/
(这是他的“开罗来信”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
他又给我们讲了 Dr. Don 这篇的后续。写完之后,他交给编辑,编辑等到总编心情很好的时候才拿给对方看。(“纽约的人都太 sophisticated,不喜欢这种小人物的故事。”)他们并没有很欣赏,但还是刊登了。结果这个故事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豪斯医生》的制作人 Katie Jacobs 和《魔力麦克》的制作人 Nick Wechsler 看上了,联合买了版权,他和 Don 都分到了一些钱。还喜滋滋地说卖给电视剧制作人比电影好,因为电视剧每集都有钱。
电视剧做了一个试播集(pilot),他们按照原样完全重现了 Uravan 和 Nucla 这个小镇,做的一模一样。然后 something happened,大家都不知道是啥问题,就没有再做下去。于是他和 Don 也没有钱拿了。(不然我们是不是听不到这堂课了!)
大家还在叹息的时候,他开始布置作业,因为之前学生都交了大 feature 的 proposal,请学生们互相提意见,想想别人的主题可以进行什么背景描写,并且提出可能发生的场景,比如Don里面就是和顾客的互动。
一起回家的路上 Peter 不断地夸奖自己的学生特别聪明,而且很多学生上了这门课之后对特稿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准备走新闻这条路了。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教学,觉得自己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用 Peter 给学生们说的一句话结束吧:
“记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下中国发生的事情,就值得大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好好记录下来,不管你们写不写,发不发表。因为总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会问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记录下来的话,你可能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