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赵翼:身处脂膏要洁清( 三 )


乾隆三十六年(1771),赵翼升任贵州贵西兵备道(今贵州威宁),却不料此时有人上书构陷其在广州轻判海盗一事,害其被降职查办。赵翼本早有解甲归田之意,便干脆以奉养老母为由致仕,转而寄情于著书立言。
晚年的赵翼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其未曾忘本,时常劝导家人勤俭节约。返回常州故里后,赵翼带着全家人着农家装束,与村民樵夫共话共饮。他将自己“田舍翁”的出身讲给孩子们听,从小培养他们“菜根须咬”的艰苦作风。嘉庆十九年(1814),赵翼染疾,饮食渐衰,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起坐观书,未尝竟日卧”(《瓯北先生年谱》),后病情加重,于八十八岁高龄平静病逝。
就在辞官归隐后,赵翼写出了他最负盛名的史学巨著《廿二史札记》。在书中,他梳理阐释了“历代治乱兴衰之故”,以史为鉴、经世致用。他对各朝吏治尤为关注,认为一个朝代的吏治好坏,与施政环境和官场纪律有很大关系。“朝政肃,则刑余为吏亦能砥节奉公;朝政弛,则士大夫亦多贪纵。”意为在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环境中,无论大小官吏都不敢懈怠徇私;反之,则易滋生贪婪纵欲。
赵翼还以明朝权倾一时、大肆贪贿的宦官刘瑾为例,一针见血地指出“贿随权集”,即权力不受监督,是腐败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无论是大臣还是宦官,一旦掌握权柄,都将吸引行贿者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输送利益。更严重的是,既得利益者还会“顾其门户”,阻碍制度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沦落为门阀工具的九品中正制即是如此。
基于历朝历代的吏治得失,赵翼提出了许多耐人深思的观点:制度法令不能一成不变,而要随实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反腐倡廉并非单一方法就能“包治百病”,而是由制度、法律、教育、文化风俗等多重因素互动相促的动态过程。囿于时代局限,赵翼虽无法给出整顿吏治的最终方案,但他的著作仍为今日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意义。


 赵翼|赵翼:身处脂膏要洁清
文章插图
△赵翼故居门前场景。资料图片

 赵翼|赵翼:身处脂膏要洁清
文章插图
【评 说 赵 翼】
文/潮白
赵翼以精于史学、考据而闻名,所著《陔馀丛考》《廿二史札记》享誉后世。但赵翼同时也是一名官员,在中央当过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在地方当过广西镇安府知府、广东广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并在云南参与过缅甸之役的军务等,同样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事迹。
举《清史稿》其本传所载一例。赵翼在任镇安府知府期间,当地百姓往常都是用竹筐向社仓交谷,“以权代概”,以秤量的方式代替用概板刮平。后来,主管部门因为要买马接济滇军,“别置大筐敛谷”。一个“敛”字,道出了“民苦之”的必然结果。赵翼到任后,则“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不仅允许百姓沿用旧筐,亲自过秤,而且让百姓把盈余的部分拿走。这一来,令百姓感激不已,以至于赵翼“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他们的村落。
用今天的话来表述赵翼此举,可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而用《五灯会元》中的说法,叫作“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镌顽石,即刻石碑。石碑与口碑是两个事关颂扬的品种,前者是有形的,通过把颂扬文字镌刻于石质材料之上,以期不朽于后世。后者是无形的,属于人们口头、行为上的嘉许,所谓不胫而走。相对而言,无形的口碑无疑更接近客观真实。南宋曾极有《金陵百咏》,其中的《没字碑》咏道:“漫漫荒地浸绿芜,残碑一丈载龟跌。当年刻画书勋伐,雨打风吹字已无。”不就很难说他在“就事论事”之外,没有其他的意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