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贾雨村的进士跟曾国藩的同进士有何不同来自皇上的鼓励与戏谑

你喜欢这个默默无闻的小编吗?麻烦伸出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再走。炎炎夏日,来点娱乐爆点来改善改善心情,好了,话不多说,接着看吧!贾雨村得了甄士隐的资助后便立马起身进京去了,因为第二年便是大比之期,也就会试的时间,会试由中央举行,每三年一次,错过了就要再等三年。贾雨村赶上了会试,而且考中了进士。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考中进士就能做官,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古代学子们热衷于科举考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但是学而优则仕这条路并不好走,十年寒窗未必能金榜题名,有人考了一辈也没考中,贾雨村一击而中,确实是不简单。但是熟悉明清科举制度的人,肯定会有点疑惑,贾雨村有资格参加进士考试?从明朝开始,由于参加考试的人太多,在参加中央会试之前,还有两轮淘汰赛,顺利通过这两轮考试的才有资格参加中央的会试,第一轮是县级的统考,考中的称为秀才。有秀才资格才能参加第二轮省级的统考,考中的叫举人,举人才拥有参加中央三年一次的会试。贾雨村是不是举人,曹雪芹没有交代,只说他是破落的书香子弟,进京赶考,再整基业,既然是进京赶考,应该是拥有举人资格了的,但是如果是举人的话,又不至于那样落魄,你看范进中个举人都高兴得疯了,所以,举人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有一种说法叫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应该是能获得很体面的收入的,也就是说贾雨村是可以弄到足够的盘缠路费再上路的,何以落到住庙卖字糊口的地步呢?让人不解,还好,他碰到了好人甄士隐,得了甄士隐的资助得以进京参加会试。
 戏谑|贾雨村的进士跟曾国藩的同进士有何不同来自皇上的鼓励与戏谑
文章插图
会试由中央礼部主考,成绩合格的称为贡士,贡士还要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通过了才拥有进士身份。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又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大家非常熟悉的曾国藩就是三甲进士,即同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带有安慰性质,同进士出身意思就是你不是进士,但把你看作进士,享受进士一样的待遇。所以,同进士出身的进士,对自己的进士身份是很忌讳的,曾国藩也不例外。那么,贾雨村的进士应该是哪一种呢?肯定不是一甲,红楼梦中只有林如海是一甲进士,他是探花。贾雨村应该是二甲进士,即进士出身,因为红楼梦文本中,曹雪芹说他十分得意,所以,不应该是同进士出身的三甲进士,中这种进士只能算是一种安慰,谈不上得意,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并不想中这样的进士,但是皇上钦点你了,你不得不要,不过,话又说回来,考进士确实不易,古代就有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五十岁的进士是年轻的进士,或者说五十岁很少有中进士的。因此,这种来自皇上的鼓励虽然有点戏谑,但还是可以接受的。清朝中了进士之后,并不能马上做官,要留在中央,跟随有名望的重臣高官读书,三年之后,成绩优秀的留在中央进入翰林院,其余的外派地方任职,曾国藩虽然是同进士出身,但在京城读书的三年,成绩非常好,所以,他进了翰林院,中央的高官都是翰林出身。贾雨村中进士后,选入外班,即外放做官,中间应该省略了在京深造一节,而且他在京期间的表现也应该是一般,所以才去地方任职。
 戏谑|贾雨村的进士跟曾国藩的同进士有何不同来自皇上的鼓励与戏谑
文章插图
当然,红楼梦的故事是没有年代的,不一定发生在明清之中,也可能是唐宋,如果是唐宋期间,特别是宋朝,那么,考中进士后可能马上就可以做官了。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到唐朝才定型。科举制度旨在开放取仕门路,由以前的推选制变为公开考试,摒弃了许多限制,更加公平,只要愿意参加考试的人,在地方政府报名便可参加中央的统一招考。考试的科目主要明经与进士,明经考的是对经典著作的理解记忆,进士考的是文学才华,所以,进士科比明经科要难得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了两者间的区别,但是进士出身仕途的发展上更有前途,因此,重进士轻明经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大诗人元稹去拜访进士出身的李贺,李贺嫌其是明经出身,竟然闭门不见,两人也因此结下梁子。那么,唐朝科举特别是进士真的是以考试成绩来决定胜负吗?如果你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唐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考生到京城在考试之前必须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向礼部和其他有影响的人物递交作品,如果你的作品没有得到了名家们的点赞,推介,那你考试考得再好也没希望,因为在唐朝不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考生的命运,而是以名家推介加社会影响为主,结合应试成绩来决定是否录用,因此,才有了陈子昂千金买琴的故事,社会舆论制造出来了,果然再次应试便中了,一时传为佳话,但何尝也不是笑话,说明唐朝的科举考试存在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