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下)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下)
文章插图
清代绵州李氏
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
(下)
刘文传
四、绵阳市安州区对李氏巨著《函海》进行了抢救性修复
2015年7月,安县(今安州)图书馆将找到的“镇馆之宝”《函海》缺失的《古今谚》一书修复完整,至此这套初刻于道光年间的古籍书,历时三年修复,终于集齐了全套160册。翻开修复后崭新的书页,纸张墨香间巴蜀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一一浮现于眼前。绵州人李调元穷其一生编纂的《函海》,以一人之力,记巴蜀千载历史文化,此书成为了殿堂级的“巴蜀百科全书”。
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下)
文章插图
(一)补《四库全书》之遗漏,著巴蜀千年百科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政府重修《永乐大典》,采集全国遗漏书籍,开办《四库全书》编订馆,从全国各地征求古籍善本达13000多种。当时李调元任翰林院监司徽辅,参与《四库全书》编纂工作。他利用这个机会,得以借观朝廷内府的藏书,并雇人抄录下很多罕见书籍,尤以巴蜀书籍为主。
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下)】为保存巴蜀之书,李调元将多年收集整理和记录的书籍编纂成册,取之为《函海》,并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行。《函海》规模浩大,共集图书160多种,合编为40函、852卷。内容涉及到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包括历史、考古、地理、农学、医学、文学、方言、音韵、民俗、姓氏、川剧、川菜等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函海》就是清乾隆以前历代四川学人的专辑总和,堪称古代巴蜀文化的百科全书。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甚至赞曰:“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为海内宗。”《函海》的刊行,也使李调元成为学贯古今、博大精深的一代学者。
(二)道光年间原刻本是安县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据相关资料显示,乾隆年间的《函海》为首版,但此书现已不易见到。《中国丛书综录》只著录《函海》之嘉庆、道光、光绪三种版本。而现存于安州图书馆的这套《函海》,则为道光年间的原版本。
《函海》成书后,李调元离京回绵州,将此书带回老家。虽已成书,但是《函海》多次印刷和修改,加上嘉庆、道光、光绪各版本,在文字方面已经有所增加。清道光乙酉年(1825),李调元之子李朝夔再次对《函海》进行了增补。此版本在版刻上所下功夫较大,李朝夔以父亲初版《函海》为主,又收集父亲的遗著,使《函海》著述更加完备。这是《函海》版刻史上收书最多的一种。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以及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的《百部丛书集成》,所收《函海》底本皆为道光版本。
《函海》在国内馆藏非常稀少,收集全本的仅有几家。目前珍藏于安州图书馆的《函海》就是原来藏于安县大沙村“李氏万卷楼”内的道光乙酉年刻印本。“安县图书馆现存有两万九千多册古籍,而《函海》当之无愧为‘镇馆之宝’”,安县图书馆馆长史荣说,从1927年建馆后,《函海》就已经在图书馆。据1938年4月图书馆书籍借阅目录显示,当时民众大量借阅该书。后来《函海》作为古籍书,不再对外借阅。由于各种外因,加之图书馆几度搬迁,《函海》损伤严重。
(三)百年古籍被破坏重新修复回原貌
斑驳的纸张,残破不堪的页码,断断续续的文字……这一切都昭示着《函海》历经沧桑。多次的搬迁以及时间的侵蚀,《函海》早已“伤痕累累”“面目全非”。当年供民众借阅的百科全书,已成了“文物”。相比其他文物,书籍的生命更脆弱、更容易破损。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得这套百年古籍濒临消亡边缘。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按照“原书原貌”的要求,2012年初,安县图书馆将《函海》送到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进行修复。2013年春节前,先期修复完整100本,到当年底159本书修复完整,并送回安县图书馆。“蜀地气候湿润,加上古籍年代久远,整套书损伤的程度高达70%。”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主任彭德泉介绍说,《函海》的损伤程度多为二级、三级,修复难度系数相当大,修复方法主要是用纸张和糨糊手工修补,通常要经过揭、脱、补、托、裱、衬等二十多道工序。“整套书籍修复的页码超过一万多页,修复时间长,能够将这套《函海》成功修复,意义重大。不仅对于古籍修复界来说,更是对研究巴蜀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