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谈:进士和乞丐文 |石禄生01古代科举制下,进士是社会人才结构中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物,属于国家栋梁中的栋梁。进士的学识等级,相当于今天的博士毕业生。
文章插图
关键是,在今天的时代,国内每年的博士毕业生多达五六万人;而在古代科举制下,会试和殿试基本上每三年才考一次,每一届钦定录取的进士名额平均不超过三百人(每届不固定人数),折算一下,年平均登进士位的不过百人左右。100:50000,什么概念?不言而喻,古代进士的社会地位和人才等级,实际上比今天的博士还要高出N多座珠穆朗玛峰。所以说,如果把古代皇室特权集团排除在外,从线性或动态角度观察,那么进士人物基本上都会成为古代封建社会最高阶层中的一员。
文章插图
相对于进士的高高在上,我们再说说处于古代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群体:乞丐。毋庸置疑,如果从自食其力的角度评价,古代乞丐的社会地位还不如青楼女子,后者至少拿青春换得了饭票。因此,进士和乞丐,是一个社会的两极存在,他们鲜少交集。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两位清代乾隆年间的历史人物,恰恰一个是进士,一个是乞丐,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们的历史声名都因对方的存在才永载史册。也就是说,这两个进士和乞丐,他们超越了时空,彼此产生了量子纠缠,互相成就了对方的历史声名。
文章插图
我们先来简要说一下这个乞丐,此人叫马孝体。天下乞丐原本大抵都差不多,为什么这个马乞丐却能引起进士的惊鸿一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乞丐会写诗,而且出手不凡。正可谓“乞丐本寻常,就怕乞丐会写诗。”至于马乞丐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后面再谈。再回过头来说一说前述这位进士:此人叫姚学甲,山东钜野县人。看到这个名字,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或许命里注定就会是个状元,“学甲”嘛,学习第一等。果然如此,姚学甲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喜获进士功名。02对于进士姚学甲,这里要先说一下他的唐代祖先姚崇,是名震历史的宰相,唐玄宗李隆基对他极为尊崇。姚学甲考中进士,自然配得上祖宗的历史段位了。但姚学甲做官却不咋地,终其一生,位高权重这种事,基本跟他无缘。
文章插图
这么说吧,如果说一个进士,被分配到七品县令岗位上,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人们通常会想:“进士也要从基层锻炼起,可以理解。”如果说这个进士过了很多年都还在知县位子上呢?人们多半就会觉得这个进士是个庸人了。如果说这个进士到退休为止,一直都是七品县令,而且一辈子都在同一个地方当知县呢?世人可能就会不客气地评价了:“这个土鳖进士,脑子进水了吧?”
文章插图
不要吃惊,真实经历以上官职生涯的,就是姚学甲这个进士。早年姚学甲可能也做过京官,品级高低咱也不知晓。反正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起,他就一直在今上海嘉定(原隶属江苏)任知县了,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嘉庆五年,时间跨度长达22年。这块题词为“海鹤逸姿”的牌匾,就是姚学甲在嘉庆元年(1796)题写的,彼时他在嘉定当知县,已经超过了十八个年头。
文章插图
清·嘉庆元年(1796)【海鹤逸姿】匾 姚学甲题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该匾题词“海鹤逸姿”,意思是形容受匾人胸怀博大、生活态度清闲脱俗。我看姚学甲本人的胸怀和生活态度就够博大、清闲脱俗的,换做其他人,哪一个进士能忍受超过二十年在同一个地方当七品芝麻官呢?当然了,姚学甲中间也有离任嘉定知县的时候,朝廷也多次派过其他人接任嘉定知县,但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姚学甲又会回到嘉定当县令。姚学甲回任或复任嘉定知县,这种情况出现了六次,相当于姚学甲一辈子的仕途都耗在嘉定了。一个处于社会金字塔顶尖的进士,一辈子窝在一个地方,七品官级从无提升,这种事简直闻所未闻。那它为什么会发生呢?
- 古人为什么不去挖地窖抗寒,而在户外被冻死?专家:没有机会
- 街头“10大骗”,文玩占一半,看来懂文玩的人还是太少啊
- 到死他都还是一个乞丐,为何有后人为他立碑写传!
- 水浒传中三位绝色女将,她得以善终,她却引狼入室被乞丐玷污
- 年味浓!趣味涂鸦迎新年
- 大街上乞丐的字那么漂亮,专家为何批评不值一提,艺术也看出身
- 《罪恶之家》:一部完美诠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神作
- 古代三大帝王兵器中国兵器太土豪了,把外国两件兵器比成乞丐了
- 元旦期间街头文化活动多 假期生活添乐趣
- 未婚妻突然病逝,他伤心欲绝,不料17年后,两人却在街头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