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六 )


淝水之战:举兵百万 , 三路合击东晋
383年 , 苻坚不顾“朝廷内外皆言不可” , 调集百万之巨的兵力 , 亲征伐晋 。苻坚亲率步卒六十余万 , 骑兵二十七万为主力 , 从长安出发 , 派苻融领兵三十万为前军 , 先至颍口;派姚苌都益州军事 , 领蜀、汉之兵 , 分两路顺江水、汉水南下 , 同围攻荆州;谴幽州、冀州之兵南下徐州 , 与苻融合击江淮;又谴凉州兵入关 , 引以为后军 。
淝水之战前 , 前秦军队调动示意图
仅从苻坚的军事部署上来看 , 同西晋灭东吴一样 , 分东中西三路合击江东 , 破一路则胜局可定 。而面对陈师百万的前秦 , 东晋在江淮的正面战争上仅有谢玄统领的8万北府兵可用 , 也难怪苻坚有“贼少易擒”的轻敌之心 。
十月 , 苻融率领前军攻破淮河重镇寿阳 , 原先被谢安派去支援寿阳的水兵统帅胡彬 , 只能退守硖石 。为阻挡东晋军队反扑 , 苻融派卫将军梁成领兵五万 , 沿河驻守在洛涧 , 阻挡谢玄、谢石大军 。
淝水之战态势图
退守硖石的胡琳只有五千水兵 , 被苻融和梁成夹在中间 , 进退不得 , 于是暗中送信给谢石 , 告知秦军势大 , 自己又粮草不足 , 恐身死而不能相见 。巧合的是 , 这封信被秦军所获 , 苻坚认为应该乘胜追击 , 于是率领8000骑兵 , 脱离主力部队奔赴寿阳与苻融会合 , 并派东晋降将朱序前往晋军大营 , 劝谢玄、谢石投降 。
朱序是什么人?前东晋襄阳主将 , 在襄阳坚守一年之久才城破而降 。当朱序见到谢玄、谢石后 , 不仅没有劝降他们 , 还将秦军的战略部署全盘托出 , 劝晋军趁秦军还没有全部集结 , 主动出击 。
在朱序的建议下 , 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领兵五千进攻梁成驻守的洛涧 。以五千对五万 , 看似以卵击石 , 可哪想到刘牢之是一个猛人 , 硬是在以一敌十的情况下 , 大败秦军 , 主将梁成被杀 , 五万秦军或被杀或被俘 , 全军覆没 。经历了洛涧大败 , 秦军锐气不再 , 为后来一败涂地埋下隐患 。
洛涧之战后 , 晋军水陆并进 , 最后停在了淝水东侧的八公山下 , 与驻扎在西侧的秦军 , 隔河对峙 。回想起洛涧五万秦军全军覆没 , 又看着眼前“布阵整齐 , 将士精锐”的晋军 , 苻坚没了先前的狂然 , 甚至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草木皆兵
因为秦军驻扎在淝水西侧 , 谢玄派出使者 , 请秦军退后十里 , 让出空地 , 以便晋军先渡过淝水 , 然后再与秦军决一死战 。苻坚和苻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谢玄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但决定将计就计 , 定下了“半渡而击”的策略 。
然而 , 二十多万秦军驻扎在淝水西侧 , 东西不相望 , 首尾不相顾 , 且秦军士卒民族构成复杂 , 人心不齐 , 洛涧大败后又士气低落 , 在后退过程中 , 一下失去了控制 , 阵型大乱 。这个时候 , 谢玄率晋军倾巢而出 , 迅速渡过淝水 , 冲杀过来 , 降将朱序在后军中高呼“秦兵败矣!秦兵败矣!”一时间 , 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的秦军 , 从战术后退变成了一场大溃逃 。眼看着军阵大乱 , 苻融骑马至军营中 , 试图阻止溃逃的秦军 , 却不慎落马 , 被晋军趁乱斩杀 。失去了前军统帅的秦军 , 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 一败涂地 , 不可收 。
淝水之战
纵观淝水之战 , 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尔虞我诈 , 也没有声势震天战场厮杀 , 仅仅一句“秦兵败矣” , 就变成了8万人对20多万人的单方面屠杀 。但是 , 前秦在这次大战战 , 东中西百万大军 , 淝水之战中损失的不过是苻融的三十万前军和苻坚从项城带来的八千骑兵 , 稍有一战之力的前秦 , 为什么在淝水之战后迅速瓦解 , 而获胜的东晋 , 不仅没能收复中原 , 反而因为这次获胜 , 而走向灭亡?
失败的前秦 , 分崩离析
在淝水之战中 , 朱序是一个关键人物 , 正是朱序的反水 , 直接导致了前秦先败洛涧 , 再败淝水 , 为什么一个归附没几年的东晋降将能获得苻坚的信任 , 这与苻坚的民族政策和用人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