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二 )


虽然在先前与东晋的交手中 , 前秦整体上处于上风 , 但在“民心思晋”的大环境下 , 仍然有不少理智之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阳平公苻融和左仆射权翼就表示明确反对 , 权翼说到:“今晋道虽微 , 未闻丧德 , 君臣和睦 , 上下同心 , 谢安 , 桓冲 , 江表伟才 , 可谓晋有人焉 。臣闻师克在和 , 今晋和矣 , 未可图也 。”
作为宗室也是苻坚心腹的苻融同样表示反对:“岁镇在斗牛 , 吴、越之福 , 不可以伐一也 。晋主休明 , 朝臣用命 , 不可以伐二也 。我数战 , 兵疲将倦 , 有惮敌之意 , 不可以伐三也 。诸言不可者 , 策之上也 , 愿陛下纳之 。”
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晋名士谢安
然而 , 即便苻融跪倒在地 , 痛哭劝谏 , 即便亦师亦父的王猛“勿以晋为图”的遗策 , 都没能改变苻坚南下攻晋的决定 。此外 , 鲜卑族慕容垂和羌族降将姚苌等 , 更是唯恐天下不乱 , 吹捧苻坚“功高汤武” , 极力支持苻坚南下伐晋 , 意图在“主上骄矜”之时 , “建中兴之业” 。
淝水之战:举兵百万 , 三路合击东晋
383年 , 苻坚不顾“朝廷内外皆言不可” , 调集百万之巨的兵力 , 亲征伐晋 。苻坚亲率步卒六十余万 , 骑兵二十七万为主力 , 从长安出发 , 派苻融领兵三十万为前军 , 先至颍口;派姚苌都益州军事 , 领蜀、汉之兵 , 分两路顺江水、汉水南下 , 同围攻荆州;谴幽州、冀州之兵南下徐州 , 与苻融合击江淮;又谴凉州兵入关 , 引以为后军 。
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淝水之战前 , 前秦军队调动示意图
仅从苻坚的军事部署上来看 , 同西晋灭东吴一样 , 分东中西三路合击江东 , 破一路则胜局可定 。而面对陈师百万的前秦 , 东晋在江淮的正面战争上仅有谢玄统领的8万北府兵可用 , 也难怪苻坚有“贼少易擒”的轻敌之心 。
十月 , 苻融率领前军攻破淮河重镇寿阳 , 原先被谢安派去支援寿阳的水兵统帅胡彬 , 只能退守硖石 。为阻挡东晋军队反扑 , 苻融派卫将军梁成领兵五万 , 沿河驻守在洛涧 , 阻挡谢玄、谢石大军 。
三国两晋南北朝|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反而走向灭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淝水之战态势图
退守硖石的胡琳只有五千水兵 , 被苻融和梁成夹在中间 , 进退不得 , 于是暗中送信给谢石 , 告知秦军势大 , 自己又粮草不足 , 恐身死而不能相见 。巧合的是 , 这封信被秦军所获 , 苻坚认为应该乘胜追击 , 于是率领8000骑兵 , 脱离主力部队奔赴寿阳与苻融会合 , 并派东晋降将朱序前往晋军大营 , 劝谢玄、谢石投降 。
朱序是什么人?前东晋襄阳主将 , 在襄阳坚守一年之久才城破而降 。当朱序见到谢玄、谢石后 , 不仅没有劝降他们 , 还将秦军的战略部署全盘托出 , 劝晋军趁秦军还没有全部集结 , 主动出击 。
在朱序的建议下 , 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领兵五千进攻梁成驻守的洛涧 。以五千对五万 , 看似以卵击石 , 可哪想到刘牢之是一个猛人 , 硬是在以一敌十的情况下 , 大败秦军 , 主将梁成被杀 , 五万秦军或被杀或被俘 , 全军覆没 。经历了洛涧大败 , 秦军锐气不再 , 为后来一败涂地埋下隐患 。
洛涧之战后 , 晋军水陆并进 , 最后停在了淝水东侧的八公山下 , 与驻扎在西侧的秦军 , 隔河对峙 。回想起洛涧五万秦军全军覆没 , 又看着眼前“布阵整齐 , 将士精锐”的晋军 , 苻坚没了先前的狂然 , 甚至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