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许志强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 要:“民族国家”的形成对英国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民族国家的成长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萌发。宗教方面,通过反对罗马教皇,建立了英国国教,发展了民族语言文化;政治方面,英法百年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玫瑰战争消弱了封建贵族,为新君主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经济方面,英国商人与汉萨同盟的斗争体现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民族国家的优势。
关键词:民族国家;宗教;战争;汉萨同盟
 民族|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文章插图
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建立是英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独立的民族国家也是英国开展现代化(工业化)的主要载体。有学者认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1]因此,认识英国早期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国现代化的发端。而民族国家的出现反映在由人类构成的一定社会共同体中总会表现为某种民族意识或国家意识倾向的兴起。
中世纪的欧洲,关卡林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大多数人束缚在土地上,限制了人们的交往和流动。人们只知道有僧侣、骑士、商人、工匠或农夫等职业上的区别,却很少意识到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意大利人之间的民族差异。再加上“基督教大世界”观念的深入人心,使西方人有了共同的精神文化和生活联系,虽然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整个西欧都必须使用拉丁语作礼拜,阅读拉丁文圣经,拉丁语是唯一被认可的官方语言。在“国家”观念淡薄的中世纪,阶级差异凸现出来,当时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贵族、市民和农民三个相互疏远和隔离的社会等级,以至于“一个英国骑士与一个法国或西班牙骑士在其共同点方面要多于他们自己的农奴。”[2]64。因此,从语义学的角度讲,英语中用来指独立国家的state是由等级(estate)一词缩略而来。直到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时期国家仍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政治家们经常用country(国家、国土)、 people(民族)、 kingdom(王国)、 realm(王国)来表示他们的国家,state一词是在英国民族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进的基础上才被广泛使用的。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于15~16世纪,而其民族意识主要萌发于14世纪反对罗马教廷的斗争以及与大陆国家的战争冲突的漫长过程中。同时,在经济方面,英格兰商人为争取经济独立而与大陆商人(尤其是汉萨商人)的斗争也体现着英格兰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下面将分别从宗教、政治(战争)和经济三个层面来梳理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表现。
一、民族宗教的确立在中世纪的西欧,森严的教会体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王权也因受到限制而得不到施展。从14世纪开始,各国普遍掀起了反对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斗争,特别是“阿维农之囚”(1308~1377)发生以后,罗马教皇实际上受控于法王,教皇的权威大大下降。意大利帕多瓦的马尔西利奥在《和平保卫者》(1324年)一书中指出:“教会应该交出一切政治权力,国家应该对所属全体教俗臣民行使统治权,这样教会在信仰统一的情况下,应从政治上划分为若干国家教会,受国家统治者的约束而不属于教皇。[3]342这种民族觉醒意识在英国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1330~1384)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从英国的民族利益出发,否认罗马教皇在英国享有司法管辖权,反对罗马教廷干涉英国国民的社会生活,主张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要求建立不依赖于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价的”民族教会。他还把《圣经》翻译成英语,主张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抵消拉丁语的影响。他认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应排斥外来势力对信仰自由的干预。
15世纪初,英格兰出席康斯坦茨宗教会议(1414~1417)的代表宣称:“无论人们把国家理解为由于血缘关系和习惯上的统一或语言特点(这是国家在神法和民法上最可靠而积极的标志和实质)而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或是把国家按其应该被理解的那样理解为与法国同等的领土,英格兰都是一个真正的国家。”[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