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怎样读《孙子兵法》( 二 )


历史上有不少将领由于不懂得这个道理 , 食古不化 , 一味迷信兵学教条 , 不但没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 建功立业 , 反而大败亏输 , 覆军杀身 , 成为纸上谈兵的反面典型 。像三国时的马谡 , 他对《孙子兵法》可谓是稔熟于心 , 其在街亭之役中 , 行军布阵 , 处处遵循《孙子兵法》的要求 , 兵法要求军队屯驻宜“居高向阳” , 他就部署军队于高丘之上 , 声称“居高临下 , 势如破竹” 。别人提醒他山上无水源 , 若遭敌军包围 , 就容易陷入不战自乱的困境 , 他亦拿出《孙子兵法》的话来为自己作支持 , “置之死地然后生 , 投之亡地然则存” 。而忘了自己的对手乃号称曹魏五虎上将的宿将张郃 , 人家走过的桥比自己走过的路还长 , 吃过的盐比自己吃过的米还多 , 若不玩《孙子兵法》 , 尚不至于败得如此不堪 , 而拘泥《孙子兵法》的教条 , 则输得惨到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 。
由此可见 , 在今天读《孙子兵法》 , 不能把兵法原理当作教条 , 而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这些原理 , 与时俱进 , 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明新的理论 , 新的战法 , 这才是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的最上层境界 , 也是现代社会竞争中掌握先机、立足主动的根本前提 。
黄朴民:怎样读《孙子兵法》】其三 , 是要坚持理解经典价值的超越性原则 。《孙子兵法》是一部成书于2500年前的兵学著作 , 它之所以在今天还为人们热爱、阅读 , 自是其拥有独特的魅力 , 具有时空的超越性 。更为重要的 , 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领城 , 而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价值 。从本质上讲 , 《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著作 , 是一种思想方法论 , 充满哲学启迪与人生智慧 。
像在理想层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层面的“取偏” , 就是孙子朴素辩证思维理性的表现之一 。
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求全”文化 , 追求万全 , 争取圆满 , 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在这样的“求全”文化氛围笼罩之下 , 孙子同样对“全”情有独钟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 , 孙子提到“全”的地方多达十余处 , 如“知彼知己 , 胜乃不殆;知天知地 , 胜乃可全” , “兵不顿而利可全” , “自保而全胜”等等 , 可见 , “全”在孙子的兵学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但更加了不起的是 , 孙子同时还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在他的心目中 , “求全”只能是一面旗帜 , 一种理想 , 一个口号 , 如果过于拘泥胶着于“全胜” , 而忘记了战争厮杀这个残酷的铁血事实 , 将“理想”同“实际”简单地等同起来 , 则不免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 自欺欺人了 。换言之 , 孙子已清醒地认识到 , 一味追求万全之策是不现实的 , 事实上很难有真正的万全 , 更不应为追求万全、争取圆满而患得患失 , 瞻前顾后 , 投鼠忌器 , 优柔寡断 , 以至于错失战机 , 与成功失之交臂 。
正因为孙子早已将这层关系明了于胸 , 所以他在高举“全胜”这杆大旗 , 理念上汲汲追求万全之策的同时 , 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一直磨砺“战胜”这把尖刀 , 注重“取偏”的实效 , 特别强调突出重点 , 剑走偏锋 , 主张集中兵力 , 发挥优势 , 寻找突破口 , 各个击破 , 在此基础上扩大战果 , 克敌制胜 , “故为兵之事 , 在于顺详敌之意 , 并敌一向 , 千里杀将” 。指出战略家最大的过错 , 在于不分主次轻重缓急 , 眉毛胡子一把抓:“故备前则后寡 , 备后则前寡 , 备左则右寡 , 备右则左寡 , 无所不备 , 则无所不寡 。”
由此可见 , 在“兵圣”孙子那里 , 理想上求“全”与操作上重“偏”是高度统一的 。孙子真正明白了“舍得”这层道理 , 得与失是辩证的 , 舍得舍得 , 说到底是有舍才有得 , 所以孙子强调五“不”:“途有所不由 , 地有所不争 , 城有所不攻 , 军有所不击 , 君命有所不受” , 决不能为求“全”而大包大揽 , 决不应为“全胜”而放弃“战胜” , 一切要突出重点 , 抓住关键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以正合 , 以奇胜” 。应该说 , 孙子这种剑走偏锋的思维方式充满深邃的哲理精髓 , 老子说“少则得 , 多则惑” , 其所体现的精神旨趣 , 正与孙子“无所不备 , 则无所不寡”的理念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