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庙堂青春祭 江湖策杖行( 三 )


年少结褵龙凤配 , 当配难配不由身;
前朝并肩做假戏 , 后宫对峙隔真心 。
青簪绾发守寒衾 , 金袍层裹未亡人 。
——端的是光绪何辜隆裕何辜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3
一出重新诠释历史重新诠释人物的剧作 , 尽管有大胆创新 , 但它仍然是一出戏 , 一出京戏 , 依然是依托于一桌二椅四功五法 , 而非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何出发的“话剧+戏歌” 。这一点殊为难得 。
《鉴证》之后一周 , 我又在友人力荐下 , 看了京剧《一蓑烟雨》 。这一次小剧场戏曲展演我看了若干场 , 这是继《鉴证》之后的又一个惊喜 。《一蓑烟雨》情节很弱 , 讲的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心路 。然辞藻之美审美之高 , 对“洋手段”的拿来与化用巧妙贴切 , 当三个苏轼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载笑载言 , 令人赞叹也么哥 。朋友评价它是“新鲜又规矩” 。我暗自庆幸:此前从未听闻 , 多亏没有错过 。
“鉴证”是在历史暗影中求索 , “烟雨”是在文化丰碑侧畔省思 ,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 橙黄橘绿各有其妙 。戏曲 , 这个时光雕刻的精致酒杯 , 本来盛得下世间的万千滋味 。
戏曲已经过了它的黄金时代 , 无论从业者怎样的勇猛精进 , 它都不会重现最高光时期的鼎盛 。那又怎样?总有人在无人喝彩的寂寞处耕耘不辍 , 不问明天收获几何 。戏里有向死而生的勇气 , 戏外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 , 戏里戏外何尝不是一种照应?
这 , 也是一种“鉴证”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