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庙堂青春祭 江湖策杖行( 二 )


——这出戏当然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 比如有的台词写得过于“现当代” , 类似“先进的舰队要组编 , 新式的育学要扬帆”这样的表述似嫌过于直白;又比如舞台上提示故事背景的文字模糊难辨 , 没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制造了“阅读障碍”等等 , 但有此神来之笔 , 主创的巧思与胆略已经要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 。
我问了李卓群这一段戏的灵感来源 , 她说得很精彩 , 不妨照录如右:“做戏要合乎戏情戏理 , 我们常说戏无技不惊人 , 无理不服人 , 无情不动人 , 所以我想把这样的理论用圆舞曲来实现一下 。《爱的礼赞》由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在1888年谱曲 , 它是光绪同时代的流行音乐;舞步的编创则参考了早年间华尔兹的一些跳法 , 音乐用了四三拍……‘同光十三绝’、《定军山》、光绪时代看到的京剧与今天的京剧肯定不是一个样子 , 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经典 , 都是经过时间一点点的沉淀 。样板戏可以加入西洋乐 ,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创造新的板式和表演模式?”
至于光绪与珍妃大跳华尔兹是否“大胆假设”、有无“小心求证”?他们请教过权威专家 , 翻阅了大量史料 , 得出的结论与许多人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光绪绝非孱弱多病 , 懦弱胆怯 , 他8岁能马上拉弓射箭 , 体格健康 , 英姿勃发 , “完全不是后世描述的那个鬼样子” 。光绪临终前床头摆的很多书是英文原著 , 他懂医术 , 会弹钢琴 , 会修钟表 , 还爱喝咖啡 。珍妃、瑾妃从小在广州一带长大 , 接触过很多新鲜事物……
光绪死时还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 , 他生于帝王之家 , 领受的偏偏是江河日下的帝国 , 还有一个掌控欲与权力欲极强的长辈横亘于前;他梦想挽狂澜扶大厦 , 然而无力回天才是王朝与皇族的宿命 。国与家、公与私 , 他双线溃败 , 鸳鸯瓦冷翡翠衾寒 , 当梦中的逝者对生者声声叮咛声声慢 , 叫人如何不泪垂 。
2
《爱的礼赞》是整出戏的BGM , 从观众入场落座等候开戏到结束后观众退场 , 这一段旋律始终萦绕在剧场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温柔中 , 又有几分克制的从容与庄敬 , 与几位剧中人的身份、命运暗合 。
光绪帝的扮演者马博通长身玉立 , 从外形到表演 , 与人物形神合一 , 非常容易唤起年轻观众的同情共感;演员索明芳“一赶二” , 一人分饰珍妃与隆裕皇后两个角色 。在我看来 , 这个设置同样别出心裁 。
无论是正史表述还是民间演绎 , 隆裕始终如纸片一样单薄 , 存在感极弱 。从留下来的照片看 , 她表情板滞 , 甚至称得上是形容丑陋 , 人们对她鲜少关注 , “同情”都很吝啬 , 更遑论赞美 。而大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几年之后 , 这位末代皇太后顺时应势 , 携年幼的末代皇帝逊位 , 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顺利完成和平交接 , 这一点 , 委实是了不起的功德 。《鉴证》用一段无可稽考的戏份 , 为它补备了情感依据:“朕大行之后 , 望求皇后心怀慈悲善待黎民 , 兼悯天下 , 忍看我九州疮痍 , 再经不起战乱屠城 。”这是光绪的“临终嘱托” 。
在隆裕这样一个一直被忽略的人物身上 , 作者投注的笔墨不亚于更有“人缘”和“戏缘”的珍妃 。我以为 , 这或许是只有女性创作者才会有的体贴和慈心 。珍妃与光绪、隆裕与光绪 , 一个是“爱别离” , 一个是“怨憎会” , 却都是“求不得”的人生 。一后一妃由同一人出演在这里也有特别的意味:如果没有选择不能自主 , 则女性在婚姻中的遭际不过是一场掷骰子的游戏 , A面朝上还是B面向天 , 幸与不幸 , 都是随机 。
珍妃让人落泪 , 隆裕令人心酸 。两场戏的唱做多处呼应 , 唤起观者强烈共情 。
光绪与隆裕有这样几句对唱:
自幼深宫宫墙高 , 自幼府门门庭深;
光绪皇帝|庙堂青春祭 江湖策杖行】爱新觉罗皇姓冠 , 叶赫那拉贵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