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大橙橙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文章插图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回顾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曾说过我国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今天,我们就通过连环画来了解一下中国现代纺织业先驱张謇的故事。张謇的故事中国现代纺织业的先驱:根据相关资料 整理/宋小萱绘画/瞿溢
文章插图
1.张謇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潜伏好几十年的社会危机,伴随着外来因素渐趋恶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在欧风美雨浸染下发生着变化。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商品和资本之门,士农工商四民分工的老观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文章插图
2.直到1894年,42岁的张謇仍然奔走在科举之途。毕竟,他从幼年入学,便是这个世代务农家族的唯一读书人。张謇15岁进入科场,因为“冒籍”引发了连锁问题,前后五年张家几乎倾家荡产。1885年,张謇应顺天乡试,获中第二名,是南方士子的魁首。可惜接下来在礼部会试中屡屡败绩,多年科场消磨,张謇决心就此罢手,当听闻一位老友客死旅顺的消息时,他写道:“凄婉天涯,名心益冷。”
文章插图
3.但是这一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恩科会试。76岁的老父亲希望儿子能够金榜题名,张謇为安慰老父,便在二月赶到京城应举。孰料这次竟中了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文章插图
4.能够得中状元,除了张謇本人才学非凡之外,清流人士的长期奖掖也极为重要。在1894年前后,朝廷洋务清流对峙,新科及第的张謇是清流领袖翁同龢的门生,他卷入朝中党争,亦积极主战,战后又上疏弹劾李鸿章主和误国的罪责。
文章插图
5.然而,毕竟有十余年出入幕府的眼界,和在家乡办实事的经验,甲午战败后,他反思战败原因,萌生“实业救国”的念头。他把国家比喻为树,教育就是花,海陆军就是果实,而树的根本则在实业。如果只是贪图花与果的灿烂甜美而忘记根本,那么花与果又“何附而何自生”?
文章插图
6.此时,父亲的去世,把张謇拉离了活跃而复杂的京城政治生涯。他匆匆回乡奔丧,按照本朝的成例,在家守制三年。半年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张謇在日记里痛心疾首:“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依照《马关条约》,日本人可以自由地在中国内地设厂办企业。一场战争和一个条约,对中国人堪称精神上的当头一棒,这冲击也刺激张謇投身设厂自救的实际行动中。
文章插图
7.1895年8月,张謇的机会来了。张之洞委任丁忧在家的他和国子监祭酒陆润庠(1874年状元)总理南通和苏州商务,筹办纱厂。状元下海办厂,这在当时确是一件无比轰动的事。而张謇做这一切均是为中国大计,而非个人私利。同时,他接受张之洞委托,亦有替读书人争口气的用意,世上都说书生无用,只会空谈、负气,他无论如何也要做出点样子来。
- 少校|国民闺女获高考状元,扑进冷面少校怀中:老公,终于和你一个军校
- 特别|历史上最特别的六位武状元,年纪最小仅9岁,最牛的当了皇帝
- 科举制|古代中探花,为什么要比中状元还开心?其中还隐藏这样的“猫腻”
- 上联|乾隆殿试时说出上联,一考生不会扭头就走,乾隆:别走,你就是状元!
- 还要|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真实原因让人不敢相信
- 科举考试|探花明明是第三名,为何古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 张謇策划南欧北梅顶流同台
- 探花|古人中探花,为何比高中状元还兴奋?原来里面还有着“猫腻”
- 高中|古代人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因为探花比状元多1个优势
- 科举|她是中国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却最终沦为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