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新技术:动态血糖监测与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健康科普排位赛##糖尿病#
糖尿病相关新技术:动态血糖监测与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动态心电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 , 怎么又冒出了一个动态血糖监测呢?
2020年11月27日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 新指南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控制目标 , TIR因此一夜爆红 , 动态血糖监测也一下子受到关注 。
文章插图
01
TIR
TIR指的是24小时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 , 或为3.9-7.8mmol/L)的时间(通常用min表示) , 或者其所占的百分比 。
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 , 但应高度个体化 , 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 新指南也采用了这个标准 。
一般认为 , TIR为70% , 相当于糖化血红蛋白6.7% 。 TIR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 TIR越低 , 糖化血红蛋白越高 。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 贯穿了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全过程 。 传统的血糖监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点”血糖 , 反映的是瞬间血糖水平 。 而血糖不仅受进餐的影响 , 还受运动、应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 一天内的血糖不是一成不变的 , 某个“点”血糖不能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 。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 , 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糖化血红蛋白目前作为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 在血糖控制评估以及临床决策中占重要地位 。 但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患者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 对血糖评估存在延迟效应 , 不能及时反映血糖水平的快速变化 。
3个月间血糖是如何变化的 , 是否出现过低血糖 , 是否血糖明显升高过 , 血糖的变异程度如何 , 糖化血红蛋白都无法客观反映 。 因此 , 寻找新的更准确的监测评估指标作为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所以 , TIR就浮出了水面 。
TIR能够更好的反映相同糖化血红蛋白时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和血糖变异程度 , 而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弥补了传统血糖监测的不足 。
此外 , TIR还可以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评估指标 。 DCCT研究数据分析显示 , TIR每下降10% , 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增加40% , 视网膜病变发生或进展的风险增加64%[1] 。
文章插图
除了上述微血管病变外 , TIR也与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 。 一项对2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 , 用持续葡萄糖监测测定3.9-10.0mmol/L的TIR 。 结果显示 , TIR每增加10%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异常(CIMT)风险降低6.4%[2] 。
TIR还可进一步预测死亡风险 。 一项纳入9028例糖尿病或非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 TIR越低 , 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越大(图)[3] 。
文章插图
此外 , TIR还可以作为临床试验和新药研究的评估标准 , 较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4]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像一张照片 , 描绘的是一个人瞬间的状态;糖化血红蛋白就像一本相册 , 可以回顾一个人一段时间的风貌;而TIR就是一段视频 , 连续记录了一个人整个时段详细的活动情况 。
将TIR纳入到血糖控制目标 , 这意味着把“血糖控制达标”上升到把“血糖平稳控制达标”的量化管理新高度 。
02
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
TIR的获得 , 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 , 那就是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CGM) 。
- 糖尿病会“传染”?这几个致病的因素,可能会“人传人”
- 得了糖尿病,不想被糖尿病肾病“缠上”,身体这4个症状留心观察
- 高血糖就是糖尿病?医生:做好这几件事,避免发展成糖尿病
- 糖尿病人夜间有出汗等现象是急性并发症的反应,可能要需要加餐了
- 「儿童」关于糖尿病儿童的问题一篇文章解答完
- 简单三步丨识别及诊治糖尿病肾病
- 糖友们,做“足”文章了吗?
- 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提炼干货抢先知
- 青县慢性病患者防治培训暨青县人民医院第八届糖尿病年会召开
- 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酒?糖友亲身实践,喝2两白酒,结果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