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籍|今天为何要读经典——学者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三 )


丁鼎:“六经”均是孔子整理和传承下来的经典 , 因而其思想内容应当具有某种统一性 , “六经”思想内容的统一性可以“六经皆礼”这一命题来加以概括 。也就是说 , 我们认为“礼”具有统摄、贯通“六经”思想内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六经皆礼”这一命题虽然古人没有明确讲出来 , 但是应该说这个意思是渊源有自 , 可以追溯到《礼记》《史记》和《汉书》等典籍当中 , 比如《汉书·礼乐志》就明确指出:“六经之道同归 , 而礼乐之用为急 。”再比如清代今文经学家皮锡瑞 , 在《经学通论》当中概括说:“六经之文 , 皆有礼在其中 。六经之义 , 也以礼为尤重 。”而清末著名古文经学家曹元弼也有大致相同的看法 , 他在《礼经学》中讲:“六经同归 , 其指在礼 。《易》之象 , 《书》之政 , 皆礼也 。”也就是在曹元弼看来 , “六经”思想的指归也是礼 。由此可见 , 儒家经典文献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就是礼 。
人们常常用“内圣外王”(《庄子·天下》)来指代或概括孔孟之道 。所谓“内圣”就是指通过自身的修养培养成圣人水平的思想境界 。所谓“外王”就是指对外实行王道 , 按照儒家的仁政理想和礼制思想来治理社会 。先秦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孟子等人并没有直接讲过内圣外王这四个字 , 但其道德政治理想实际上已经蕴含着内圣外王的思想 。正如四库馆臣在《日讲四书解义》提要中所讲的:“内圣外王之道备于孔子 , 孔子之心法寓于六经 。”内圣外王之道建构起安身立命的道德哲学与政治伦理 , 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 , 内圣外王之道是古代儒家学派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在儒家经典所展示的儒家思想体系中 ,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 , 外王作为内圣的延伸和展开 , 内圣与外王互为表里 , 相辅相成 , 其最高境界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 。儒家经典从不同向度 , 对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发和论述 。尤其是《礼记·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 , 实际上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阐述 。
詹海云:隋唐以前是“周孔”连言 , 宋代以后是“孔孟”连言 。隋唐以前重视的是经学的政典的作用 , 宋代以后则重视的是“四书五经”的教化作用 。这两个作用都很重要 。我认为儒家经典之所以如此被推崇 , 就是其既“尊德性” , 又“道问学” , 既有道德的操守 , 又能探求真理 , 主张充实学养 , 具有做事的本领 , 所以 , 能够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境界 。
《大学》是立本 , 示人为学之规模;《论语》是亲切 , 指示功夫在日用家庭之间;《孟子》是养气 , 一生坚守其志;《中庸》是究其精微 。所以儒家经典的“不刊之鸿教”意义就是老老实实地做事、读书、做人 。既要修为己之学 , 也要成己、成人、成物 , 我觉得这就是儒家的“不刊之鸿教” 。
主持人:在儒家文明发展观里 , 文明其实就等同于礼 。不过 , “礼”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节文” 。孟子说 , “仁之实 , 事亲是也;义之实 , 从兄是也;智之实 , 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 , 节文斯二者是也” 。礼的实质内容在仁和义 , 也在于事亲和从兄 。事亲和从兄的文献就是《孝经》 。如果从文献、从节文来说 , “六经皆礼”没错 , 但如果从价值观或者从伦理方面来说 , “六经皆孝” , 或“六经”本于孝悌 , 更具有实质性 。这一点孔子及其弟子有多种说法 , 有子就说“孝悌也者 , 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在《孝经》中更明确地说 , “夫孝 , 德之本也 , 教之所由生也” , 所有的教化都从孝开始 。刚才李景林先生引马一浮先生说 , “六经之义 , 散在《论语》 , 总在《孝经》” 。东汉郑康成也说 , 孔子既定“六经” , 又“以‘六艺’题目不同 , 指意殊别 , 恐道离散 , 后世莫知根源 , 故作《孝经》以总会之” 。孔子也自称“吾志在《春秋》 , 行在《孝经》” , 《孝经》对于“六经”具有统帅的价值 。“孝”和“礼”又是相通的 , 弟子向孔子问孝 , 孔子告诉他“无违” 。什么是无违呢?那就是“生 , 事之以礼;死 , 葬之以礼 , 祭之以礼” , 礼是行孝的重要规范 。孝和礼是相通的 , 一个主内在孝心 , 一个主外在孝行 。如果说“六经”乃“不刊之鸿教” , 其“不刊”性在于“礼” , 那么它的“鸿教”价值就在于“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