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鼎: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 , 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奠基性和权威性思想价值的著作 , 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走向产生过深远而重大影响的著作 。儒家经典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儒家的“六艺”之学 , 也就是经学 , 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 也是一种价值体系 。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 是传统国学的主要内容 , 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六艺”之学作为文、史、哲等学科的研究材料 , 而更应该从中挖掘对我们现代伦理道德建设有价值的精神元素 。因为“六艺”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系统的伦理文化精神 , 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 对于社会起到过重要的教化作用 。
【名著典籍|今天为何要读经典——学者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詹海云:儒家思想的第一根源是以人为本 , 因此 , 十分重视人性的探讨 , 这是中国在轴心时代的重大突破 。所以 , 中国以后的哲学是建立在人性观上面的 , 对于道德十分关怀 。儒家思想的第二根源是重视伦理与现实 。伦理是指怎样先建立个人身心和谐的秩序 , 然后协助社会、国家、世界也建立一个和谐互助的秩序 。如过从儒家经典中的“五伦”来讲 , 夫妇、父子是指家庭中的伦理 , 朋友指的是社会上的伦理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 , 它可以让人有归属感、安全感 , 进而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根、经典的根 。
主持人:中华文化的根、魂、源都在儒家经典 。中国的5000年文明史 , 恰恰以儒家经典为中心 , 前传2500年的历史 , 从而揭示出中华文化的根 , 后启2500年的智慧 , 经典不仅孕育了儒家 , 也启发了诸子百家 , 并开启了后世的思想 , 经典也是中华智慧之源 。经典不仅是简单地复述历史 , 更不是死的文字 , 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 , 尤其是信仰价值、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 。经典成了中华文明的范式 , 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寄托 。
经典何以成为经典
主持人:刘勰《文心雕龙》说 , 经典乃“不刊之鸿教” , 揭示了经典著作的永恒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 这些2500年前产生的、在历史上曾经影响过中国的经典(主要是“六经”) , 今天还有价值吗?它们的“不刊”性在哪里?“鸿教”价值又在何处?
廖名春:刘勰讲经典是“不刊之鸿教” , 非常有道理 。经典之经 , 就是常 , 所以具有永恒价值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说《周易》 , 庄子讲“《易》以道阴阳” , 《系辞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 , 这都是讲看待事物 , 不能只从一个方面看 , 要从二元的角度、从阴阳的角度去看 , 这应该是具有永恒价值的 。《周易》里面讲做人 , 非常强调“孚” , 就是诚信;强调“同人” , 就是团结;强调“大有” , 就是庇护众生 , 共享共有;讲为人要做“谦谦君子” , 不能骄傲自大 。这些都是“不刊之鸿教” 。《尚书》讲王道政治 , 讲“其命维新” , 强调“慎德”也就是重德 , 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理念 。《论语》里面有价值的就更多了 , 许多都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 治国理政的良方 。
李景林:“不刊之鸿教” , 一是说经典有永恒价值 , 另外落在这个“教”字上 , 所以中国传统经典主要的内容和价值 , 我想就在两个字 , 就是“教化” 。孔子以“六艺”教人 , “六艺”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就是通过教化来达成人格的完成和人的存在的实现 。《礼记·经解》里记载孔子的话说:“入其国 , 其教可知也 。”然后就讲到《诗》教、《书》教、《乐》教、《易》教、《礼》教、《春秋》教 。“六艺”的核心点在于教化成德 , 而“六艺”又各有自己的着重点 , 不能偏执在一个方面 。所以孔子又特别强调 , 研究“六艺”要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游”字 , “道”是根本 , “道”表现在“德”和“仁”上 , 而贯通在“艺”里面 。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 , 只有把握住里边的“道” , 传习“六艺”才不会偏执在某一个方面 。当然 , 这个“教”的核心在于人心 , 所以马一浮先生讲“六艺之旨 , 散在《论语》 , 总在《孝经》” , 要把六艺“统摄于一心” 。这个“一心”就是我们的性德 , 性德出于我们自己 , 而不是外来的 , 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 。
- 无人|清末六大名著,其中五个都被翻拍,为何剩一个无人敢碰,不是聊斋
- 历史|今天我们说一说历史上的陈圆圆和作品中的陈圆圆有什么区别?
- 义工|今天,我来到九真观做义工
- 报名|今天起开始报名!全球征集“三星堆新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 喜龙仁|直到今天,人们才意识到喜龙仁的价值
- 区税务局驻|大雪节气,想和你一起去看雪!一起,慢慢白了头~
- 之什|古诗词文赏析之典籍《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湛露》
- 这位|“网恋到底有多伤人啊?”这位小伙子应该是最能体会到的吧!
- 故事|古龙的经典名著《白玉老虎》明明写完了,为何被认为是烂尾
- 黄金|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如果放到今天,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