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籍|今天为何要读经典——学者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孔学堂秋季论辩】
时间:2020年11月5日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光明网
主 持 人:舒大刚(四川大学教授)
嘉宾:廖名春(清华大学教授)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詹海云(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丁 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主持人: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必然有自己经久不衰的经典 。“经”是经久不易之书 , “典”是规范神圣的典册 。“经典”具有根源性、典范性、权威性和永恒性 , 或是经过历史淘汰 , 优胜出来的被证明是最有价值的特殊文献 , 或是对某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 。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中华民族 , 拥有怎样的文化经典呢?这些古老的经典对当今中国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本期孔学堂秋季论辩就围绕“中华经典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展开 。
名著典籍|今天为何要读经典——学者谈当代经典阅读与体系构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蜀石经拓本资料图片
为什么需要经典
主持人:为什么需要经典?经典对于个人、社会、民族、国家 , 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中华传统经典在哪些方面影响和作用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廖名春:“十三经”可以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原来的“经” , 另外一部分是后来的“传”或“记” 。“五经”基本上是文王、周公的创造 。现在看到的《尚书》 , 主要内容还是《周书》 。《诗经》大部分应该还是周代的东西 。《周易》为文王、周公所作 , 也是周人的东西 。《春秋》由《鲁春秋》来 , 《鲁春秋》应该源于周公 。孔子及儒家诸子主要是阐释经典的价值 , 他们所作一般都称为“传”或“记” 。孔子有《易传》 , 今本《易传》虽然不能说都是孔子写的 , 但基本精神来自孔子 。《春秋》不是孔子的原创 , 但是孔子作《春秋》的精神 , 主要还是在“三传”上面 。《诗经》不是孔子作的 , 一般学者讲《诗经》 , 都讲《诗大序》《诗小序》 , 认为这些代表了孔子思想 , 地下出土的《孔子诗论》更直接 , 说明孔子于《诗》应该有“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贡献主要是在“传”上面 , 他们通过阐发经典 , 创造了新的经典 。对于经典 , 我们要有自己创造性的工作 , 不能把“经”看成是静止的东西 , 应该有发展、补充 。出土文献里面有很多很精彩的东西 , 像《五行》篇、《孔子诗论》《六德》等 , 都可以视为“经”的补充 。
李景林:西方的人文学者 , 像雅斯贝尔斯讲“轴心时代” , 帕森斯讲“哲学的突破” , 大概都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经典有核心经典、原始经典和以后比较外围的经典 。一个文明的核心经典基本上都产生在所谓“轴心时代” 。文明都是从自然来的 , 轴心时代的哲学的突破 , 实际上就是在文明的初始阶段 , 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对文明、对自然、对人的存在本身和周围世界一种理性的自觉 。我们现在的文明与自然处在分化状态 。但是 , 轴心时代产生的经典是文明和自然的统一 。用老子的说法 , 就是“天地相合 , 以降甘露 , 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在“始制有名”的时代 , 文明和自然是交错的 。轴心时代所产生的经典 , 保持的是文明和自然的原初统一性 。一方面 , 它是一种理性的自觉 , 这种理性的自觉 , 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向 , 使得原初的自然被陶铸出特殊的禀性 , 不光是一种文的形式 , 而是文质合一 。比如 , 俗话讲“从小看大 , 三岁知老” , 道理是什么?小孩子从自然状态走来 , 他的家庭环境、受到的教育就把他原来的自然素质陶铸成了一种特殊的禀性 , 这就规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中西方文明在轴心时代 , 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自觉 , 就已经差异化了 , 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我们作为个体在阅读经典时 , 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激励 , 得到很多感悟 。一个文化整体也是这样 。比如说 , 汉学发展到一定程度 , 走偏了 , 还要回到源头上寻找发展的动力 , 重新创造 。宋学也按照一个方向发展 , 走偏了 , 那么也还得回到源头上 。轴心时代是文明和自然的交汇与统一 , 这个时代产生的经典我们总要回溯 , 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