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黄|零距离触摸,黄花梨与时光艺术之美( 三 )


有会友表示疑惑:老百姓家里头也可以用带龙纹装饰的器具吗?于峰笑言,“龙在过去并不是皇上、皇家的专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此龙在民间被大量使用。清律里面对五爪龙有一些规定,但老百姓很多就用四爪龙,大家叫做蟒,但它和龙其实长得都一样,只是细微差别而已。”
往前走,两只精美的木制箱子勾起大家的好奇心,它是干什么用的?于峰解开谜底:“它是冰鉴,也就是冰箱,极为罕见。目前所知北京故宫藏有柏木冰箱。古斯塔夫·艾克先生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41所列冰箱一支,为席尼·库波先生所藏。本馆所藏冰箱与席尼·库波先生所藏冰箱除了有六个共同点以外,还别具四个特点:一是箱体为四面均雕竹,共雕竹110根。竹节、竹芽栩栩如生,寓意深长。二是上部盖板前后各置一小金属环。三是四足为三弯腿,足底为夸张兽脸,韵味灵动。四是托泥为四根罗锅枨,富于张力和节奏。值得一提的还有,此冰箱内部的胆,为底部、四面整块铜板,锡焊连为一体。古人技艺,着实令人叹服。”
于峰指着一架大气宽阔的禅椅,补充知识点,“唐以前,我们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除了端正的坐姿,休息时是盘腿坐的。唐以后开始有了高形制的家具,但是人们还保持着原来的坐姿,坐在圈椅上、坐在南官帽上都不能盘腿,为了保持盘腿习惯,古人专门设计出禅椅这个坐具。”直观看去,大禅椅仅由几条横平竖直的木棍组成,经于峰一番细述,大家才明了它的不凡之处。“一般椅类,大多长不足65cm,厚不足50cm,但它长74.8cm,厚74.8cm,通高76cm,几乎为正方形。美感也就大不同——方方正正,大气宽阔,显得尊贵、神秘。它大,却用材极少,椅面之上横材三根,竖材四根,最大程度体现了禅椅空、清的风骨。而且这个禅椅代表着宋代三面平齐的大椅,向明代椅子的渐进演变过渡。宋椅的宽硕,用料之简,内空不饰的古味,它都完美体现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影响了之后的部分靠背空敞的玫瑰椅和南官帽椅,并顺延影响至今。”于峰俯身手指细节,“它四腿与靠背、扶手一木连作。腿下部是步步高赶枨,枨下四腿之间都是罗锅枨素混面,贴着步步高赶枨下边安装。搭脑、扶手与腿子以挖烟袋锅榫形式结合。”
于峰告诉大家,极度简约、空灵的大禅椅非常符合20世纪西方极简主义的艺术理念,一出现便成为家具界耀眼的明星。本馆所藏这对黄花梨大禅椅,与意大利著名中国明式古家具收藏家霍艾博士所藏的那件,在形制上几无二致。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萃珍》椅凳类图十,收录一支明黄花梨大禅椅,他的评价是:“禅椅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传统家具由宋到明的演变过程,它除有艺术价值外,更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特别幸运的是,霍艾博士雪藏那支大禅椅在意大利,另一对便在本馆收藏。
走着走着,一架龙头高面盆架吸引大家围观,于峰介绍说它是王世襄同款藏品。根据考古学家张辉的著述,馆藏的龙头嘴里还含着珠子,要比王世襄先生的藏品更老。螭龙的挂牙、麒麟送子的中牌、莲花头,大家不禁感叹,“过去放一个洗脸盆有多隆重、多有仪式感。”姿态万千的展品令人眩目,不少会友询问它们的出身,于峰告诉大家馆中藏品大多来自安庆、婺源、苏州、南京、仪征一带。
再现古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场景
于峰停步介绍,“大家看这件,它叫上提式交杌,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有四只,那两只1997年在美国苏富比拍卖出现过,剩下的两只就在这儿了。”交杌俗称马扎,更古时它又被称为胡床。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床”,指的就是它。它下边还有一个脚踏,而且是活的,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坐具。于峰指着另一件折叠式交杌坦言,明代家具既要服务于结构的稳定,又要服务于审美陈列,兼收并蓄。“大家看这个明代的黄花梨交椅,价值很大,清中期以前,做行军打仗、外出狩猎之用。人们常说的‘坐第几把交椅’,就是由它而来。一个螭龙纹,一个麒麟纹,麒麟纹在这上头就是一个武将的纹饰。”闻言大家忍不住出手一试,有的提动脚踏,有的试其轻重,眼前仿佛浮现出几百年前古人“马扎一携,会友下棋”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