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拥有学霸那种一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精力( 七 )


其实归结起来,四类学习方法殊途同归的是:
注重基于逻辑的理解和消化有输入必有输出有发散必做批判知新与温故一个都不能缺


3.4学习模式
深度学习和碎片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按80/20的比例分配,才能最大化这种组合学习模式的价值。
各位感兴趣可以读一读《深度工作——如何有效利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我附上我之前读后完成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3.4精力管理
3.4.1抗干扰
我将抗干扰这部分分为两种:
1.深度学习/工作时为自己创造安静的、积极的环境。为什么图书馆里自习的效果往往优于在宿舍?因为干扰源过多将多少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为什么戴着耳机听歌学习有时候效果更佳?因为一些音乐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容易被大脑识别为“规律性”的环境,同时帮助我们撇开了身边相对嘈杂环境的负面影响。
2.特殊场景和需求下我们需要为自己定制嘈杂的环节来练习自己的抗干扰能力。举个例子,之前在教托福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学生为应对真实考场复杂的环节(考生在9:00-9:30均可入场导致间歇产生的脚步声、考生和监考老师的交流声、已进入听力环节的学生受刚入考场学生的影响,已进入口语环节的考试受身边正在进行听力部分的考生耳机里的响声影响),在考前几周开始打开电视模拟嘈杂的环境来做模考。

3.4.2专注力
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的底层逻辑本质上就是从“专注力”的角度出发的,25分钟的高专注学习结合5分钟的休息可以使得总的25*4=100分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相对比的是连续100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再做20分钟休息。学校里的课程时长设定和课间休息起到的也是类似的效果。
当然了,保持专注力的情况因人而异,番茄工作法绝不是强制限定必须25+5这样,而是提供一个模型,具体怎样才最适合不同的个体还得各位自己根据实操来复盘和调试。

3.4.3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样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站在提升“坚持力”的角度来说,我首推“有氧运动”,特别是慢跑这类不太受限于场地的运动。出于最大化“精力/体力”的角度,各位做无氧运动(我多年前也坚持过,当年为的是形体,说白了为的是外表~)不是不行,而是对提升“持续力”效果相当不直接。
很多朋友、亲人和同事常问我,为何我中午从不午睡(不需要喝咖啡和浓茶,我喝咖啡是为了让自己亢奋~开会或讲课更有激情。。。),几乎连续五六年,每年工作355+工作日,每日朝8晚11(超过997的强度)可以坚持下来,平时我没太多时间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体力好,我天资不足,只能靠勤补拙,不敢偷懒~。”
而事实上,自2014年底创业至今,我从16年开始坚持慢跑,至今已经连续跑了192周。我不追求成绩,只求定期“充电”,保持足够高的“体力池”。并且极少熬夜,宁愿早睡早起。



如果把一个人的精力体力比作是手机电池,通过有氧运动上的刻意练习,完全可以在正常人的2000毫安电池容量基础上加上一个“充电壳”,实现3000乃至4000毫安容量的续航能力!据某种原理解释,有氧运动增强了我们血液里的含氧量,因此由于血液含氧量下降导致的饭后犯困在我的身上很少发生。(科学研究不是表面每个人每天平均的专注力仅4小时嘛,不夸张地说我觉得我6小时肯定是没问题的。)

3.4.4饮食和作息
必要时减少碳水,辅以提神饮品(不是红牛~)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些规律,在白天尽可能地“放电“,有助于我们在必要时提升“战斗力”,也有助于在晚上避免“失眠”,电都放完了,还不倒头就睡?
作息上,养生说“子午觉”,实操时明显感受到“同样睡6小时,23:30-5:30要比2:00-8:00来的精神状态好很多”。别告诉我你是夜猫子,虽不可否认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但大多数人并不是,且日积月累的身体损耗其实很难察觉。也别告诉我你有短睡眠基因,大概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之下的天赋,就别刺激人了~

以上,感谢阅读,希望对各位er有所启发!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咋样拥有学霸那种一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精力】??创作不易,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想请你帮我做2件事:
点一下「赞同」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个内容关注我和我的专栏,持续关注职业规划与发展、出国留学等优质内容■当我们学习的时候,两样东西在不断的减少:体力和意志力。二者耗尽其一,学习行为就会停止。我们一般所说的精力,即是体力和意志力的混合。
你可以想象,在你的头顶上悬浮着两个进度条,一条绿色,一条蓝色,绿色代表你的体力,蓝色代表你的意志力,它们都在不断的减少。不过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绝大部分情况下,你的蓝色进度条——意志力消耗的飞快,而绿色进度条则比较稳固。我们环顾四周,看见一大堆拖延症、懒癌晚期,以及沉迷游戏、电影而不愿工作学习的人,就知道意志力的缺乏是多么普遍——或许你就是上述之一?



上述状况的特点是,其体力值还有充分的剩余,可以执行很多任务,但是他的意志力消耗完了,所以他并不愿意再进行学习或工作了。比如中午休息时,一个高三学生坐在试卷前沉闷的不想动笔,显示出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时候有人提议我们先下去打会儿篮球吧,于是他立马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因此,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套着保护罩的魔法师,不会受到别人的致命伤害(你的体力值不会耗尽),但是你的所有威力只来源于你的魔法输出,一旦没有魔法你就变成废物了。你的魔法技能耗费魔法的速度极快,你长期处于只有血,没有魔的状态,而毫无战斗力。

为了解决这个魔法值不够用(意志力不够用)的问题,我们自然的衍生出几个策略方向:
一、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二、增大意志力的回复速度
三、增大意志力的库存上限
四、把有限的意志力用在关键的时间点上

一、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我们本能的感觉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情,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比如学霸学习的时候,消耗的意志力就相对较低。
当学霸们俯首案前疯狂刷试卷的时候,我们心想:他意志坚定,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无聊在做题。然而实际状况是,学霸们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痛苦。或者说,每做一张试卷,一般人感受到10分的痛苦,而学霸只感受到5分的痛苦。对应的,做每一张试卷,我们的意志力消耗了10分,而学霸们只消耗了5分。
极端情况下,学霸们学习甚至不消耗意志力。
我认识一个男生,数学系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在一家教辅机构从事高中数学的辅导工作。这份工作不算他特别喜欢的,杂事很多,学生很难缠。他在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耗费大量体力,但消耗了很多的意志力。工作完毕后,他感到这一天过得有些无趣,他决定在下班后稍微娱乐一下——
于是他做了10道微积分数学题。
当然还有更极端的例子。1735年,28岁的欧拉发现了新的行星轨道计算方法,用了三天时间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结果导致了右眼失明。在这个例子中,很明显,欧拉的身体状态已经无法支撑他的工作——计算彗星轨道了,毕竟已经计算了3天了。然而他的意志力在3天的连续工作中完全没有消耗,而且死撑着把他的生命值拖到了负数——眼睛瞎了。



(右眼已瞎的欧拉)
除去欧拉这样的极端夸张的例子,其实还有大量的科学家(某段时间内)一天15+小时疯狂工作的案例,如爱因斯坦、高斯、居里夫人等。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这些都是用来说明毅力顽强的案例。现在我们需要拨乱反正了——他们的工作中并没有消耗什么意志力,只是消耗体力而已。
有了上述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对于学习的内容是热爱的,那么你的学习并不消耗意志力,只消耗体力,你可以一直学习到体力耗尽为止。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效仿先贤——欧拉,连做3天试卷然后瞎掉一只眼睛。
当然,连做3天试卷然后瞎掉一只眼睛的案例我没有听过,不过在网吧连续上网几十个小时然后突然失明的案例还是有的。原理上都是一样的,由于是在进行自己所喜爱的事情,所以并不消耗意志力,只消耗体力,乃至一直持续到体力透支身体受损。
问题在于,这一原理的理解对我们有多大用处呢?
上述案例中,不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我那个以做微积分题目为娱乐的数学系朋友,他们都是在知识内容本身上找到了乐趣,他们是自发的热爱学习。我们知道这样的状态很好,不过我们能否进入这样的状态呢?
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点难。
要对于知识内容本身产生兴趣,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你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实际上,任何领域,如果你研究和体会的足够深刻了,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乐趣。
比方说一件最无聊的事情——呼吸。如果要你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普通人会觉得非常无聊,几分钟以后就无法忍受了。而经过长期观息法打坐训练的人却能觉得很有乐趣,乃至有些上瘾。



再比如,我遇到很多老师,他们在读大学时都学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然而在进入学校教学时却完全无法使用出来相应的知识——因为当初他们觉得这些内容太无聊了,根本就没有好好学。同样是一本《学习心理学》的教材,我去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在学习策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深了,这种乐趣就会自然的产生了。
所以,要解决缺魔法(意志力不够用)的问题,要减少意志力的消耗,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学到相对的高水平,这样你的学习乐趣就会稍微多一些,意志力的损耗速度就会相应减缓。
另外一种强烈的意志力损耗,来源于对学习的恐惧。这种恐惧可以分为几种:
一是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的恐惧。如果学不会,会形成对于自己能力和身份的打击,这种自我评价的降低是自己无法接受的,由此形成恐惧。
二是对外部评价的恐惧。即认知心理学中所谓的“表现回避”型心理,觉得一旦学习失败,其他人会对自己看低、鄙视等——这种预测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但这种恐惧的感觉是真实的。
三是对外部伤害的恐惧。某些情况下,家长或者老师会对与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进行肉体伤害或者精神虐待(这种精神虐待超出了一般的评价性质)。一旦这些伤害深入学生的内心,那么后来的学习中,这些恐惧就会不时的翻腾出来,给后面的每一次学习带来障碍。



克服恐惧所造成的意志力消耗,远远超过对抗一般诱惑的意志力消耗。所以,自卑和恐惧是学习的大敌。为了减少在这上面的意志力消耗,你需要变得更加自信,努力消除对于学习的恐惧和负面信念。
上面两个道理是很重要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面临很大的障碍。

对于学习内容的喜爱上,主要的问题是:也许你目前的英语水平较差,就是很难提升到较高水平找到乐趣;也许你就是本能的对数学没什么兴趣。
在降低对于学习的恐惧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呼吸练习、清除负面念头的练习,让自己保持宁静。不过对于比较深刻的恐惧,其清除的难度可能就类似心理治疗了,不容易自己进行。
不排除部分自我觉知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较强的人可以自行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但对于普通人来讲,则需要考虑从下面这些更简单易行的角度去减少意志力耗损。

为学习赋予意义对于学生来讲,如果逼迫自己爱上某个学科比较困难,那么至少要为自己的学习赋予某种意义,并不断的强化和提醒自己这种意义。
当人们逼迫自己从事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意志力的消耗也是剧烈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无聊的实验:
让一群受试者组装一个高难度的玩具模型,当他们组装完成后,实验人员立刻在他们眼前将这个模型拆散了扔回箱子里(暗示这种组装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受试者再去组装第二个同等难度的模型,受试者用不了多久就说太难了,放弃了。无意义的行为消耗了他们的意志力,让他们不愿意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