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五 )


此外,还有一个帮助你找回自己感受的方法就是“具体化”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不能简单地说“我感觉不好”、“我觉得不舒服。”你要努力去体会和分辨,是内疚?是失望?是尴尬?以及那些情绪让你想到过去曾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体会过?要先识别自己的感受,明白它具体是什么,用心不断练习分辨,你就能和自己的感觉达成更好的关系。

2.学会辨识情感和理智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同时,你也要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与理智。情感可以是微妙的,也可以是强烈的,但它们通常都是难以抑制的、下意识的感受。尤其是在争执、辩论,或是情绪激烈的情境中时,你要问自己,现在是我的情绪在起作用,还是理智在起作用?
比如,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的工作没有前途,你也清楚地意识到它可能无法让你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可是,你就是觉得每一天都干劲满满,会希望能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感到快乐,满足,充满热情”,这就是你的感受。
而理智则是客观的,需要经过思考与分析,同时也是有据可查的。它不像自然发生的、有时甚至是“侵入式”的情绪或感受,理智思考更多的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状态。比如,你在纠结是否要辞职时,想到这份工作是你擅长的,想到你已经在这个行业呆了很久,想到和同事关系不错,但也想到未来发展的问题,这就更像是一种基于理性而非感性的判断。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回顾一下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些决定和选择,看看自己更多忠于情感还是理智,以及它们分别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和后续体验。此时,“坚持自我”的含义也会变得更加明确,
你会更清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你想坚持的是哪一面的自我——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不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3.主动与原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边界当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边界过于模糊,就是时候主动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边界了。首先,你要谨记即使是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个人决定与选择,在他们试图这样做时,你要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意愿。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志为基调,而不是父母施加于你的“你想要”、“你应该”或是“你适合”。
其次,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并试图将你牵扯进来,或是一方想要拉你“站队”时,你要告诫自己和对方:这是你们之间的矛盾,我的过度卷入绝不是有效、长久的解决之道。当然,你可以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给出你的建议。但仅此而已,你不能替他们决定,无法帮他们执行,更不该牺牲自己去解决他们的纠纷。
这一开始会有些困难,甚至可能受到家人的责难。但,如果你因此对于建立个人边界感到焦虑或愧疚,要记住,完成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分化,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关键的第一步,而这正是坚持自我最重要的前提。

以上。

原文发表于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如何科学地做一个坚持自我的人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我还是想好好答一下,11.30此时本应该睡觉的。跑完步回来,做了简单的拉伸,五组俯卧撑和深蹲。补充能量之后洗澡刷牙准备享受睡眠迎接新的一天。题主说想要变好,其实很简单,没有必要在心中一直怀有自己不好想要变好的目的和暗示。以前老是觉得自己没有想要的那么好,想要变好。做了很周密的计划,几乎是想要控制每一分钟,就连上厕所也会定一个时间范围。然而,这满满的计划在我做完爽了一次之后,就把我拖进了自责的深渊。我几乎没有一天完成过!不过好在答主神经大条,遇到这种事从来不纠结,过几天就彻底忘了这个计划表。最近在听清华学堂的演讲音频,其中有一集是一个清华心理学留校博士讲《摩托车维修艺术与拖延症》。大概2小时时长,听了不下4遍。主要是讲生活之中为什么会有拖延症,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拖延。有些观点是很值得思考的,我总结了一下。他说做计划其实是在反人性;说自己具有拖延症甚至是懒癌事实上是在词意上对自己的否定;人应该对正在做的事情平心静气,学着去享受当下。我对自己有了深深的反思,他是教我们不要计划吗?Doeverythingjustfollowyourheart?在尝试了几天之后,我感觉有点用。我的精神状态和睡眠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花的钱反而少了1/3。手机闹钟响了就关了躺回床上,然后就到中午了。早餐省了耶!!所以我又去听了一遍,他好像也没说不让做计划,没有计划,放任自流凭我这自制力完全就是一盘散骨头。我又开始了计划,不过不是以前的那种计划了。一日三餐还是那么过着,但是内心不一样了,追求的东西改变了。我不再要求今天做什么,但是早上7.要起床,早饭后去图书馆。每天清晨看到校园里蛮多mm的,感觉我好幸福,自然、人文美景俩不误。精力充沛,保持装逼。到了图书馆,我才拿出书想了想做这个吧,这是我主动挑的,自然顺眼一些。比如说我做的是数学,然后我也不管自己能够做多少,反正就看,就做,就记。在这期间“数学,我不想人类,我只想你。”思绪千万不要飞走,飞走了就不能平静的干现在想做的事情了。不知不觉我就能这样坐一个多小时,接杯水,看看其他杂书。又来一个小时。我就是这样高效。当思绪已经溜到图书馆之外了,甚至开始思考人类了。我就会启动发散思维,跟随肉体出去走走。晚上坚持锻炼,身体必须要健康。爷爷最近的大病,让家庭负担加重。他有退休金,可是偏偏不像院里其他年长的那样去享受生活,还是去种地,挑重担。我很佩服爷爷的精神,但是做法却不妥。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得常年住院,愿安(??.??)睡觉之前要刷牙,到老了你会感谢我的提醒的。学医的同学的告诫不得不听撒,怕以后给她做病本样历。==========总结=========1.手机版码字真累。2.早睡早起身体健康。3.活在当下。4.保持健康的习惯,这会是你终身的财富。也是你子女最大的财富。5.常去图书馆,多读些经典。6.故事终究是我的,方法也是我的。你如果只是照搬照抄任何一个人的经验而不结合自身情况,药丸。7.经常点点右上角,体现宽容与智慧,传递幸福与肯定。8.转载请告知。========受宠若惊的更新2015.07.31起于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知友尚孔方。感谢众多朋友赏脸。如此多的评论,我秉着活在当下的心情看完了,也回复了一些迫切关心的问题。1.音频:【听课吧】拖延症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2.刷牙真的有好处,学医的同学还说:一年应该洗一次牙,防止牙结石。3.作息习惯是自己养成的,也许你是夜猫子,在夜晚效率很高,就像葛优。我觉得也没什么。4.速览前几条有经验的答案,大都提到读书。我想起了昨晚哲学博士聊到的“澳大利亚城市虽然跟我们农村差不多,房子都破破烂烂的。但是,每一家里都有至少两大架子书。他们的零碎时间不是对着手机屏幕,他们走在路上手里面还是书。地铁里没有喧嚣闲聊,有的是翻页的声音。”我想引用新东方创始人王强老师北大演讲时的一句话:“当你对读书的渴望超过了性,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其实,这是反人类的,繁殖是本能,学习是后天的。超过谈何容易?但是,每个人说的话,即使是夸大了的甚至荒诞,也只是指引着你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像一盏明灯,一立路标,一束绿光。至于你能不能做到,这不是他的目的。至于读书的问题,还是请教在书海里摇曳小舟的@张佳玮。谨拜。========受宠若惊的更新2015.07.31终于此===================反复斟酌的更新2015.08.01起于此===========仔细阅读了其他答者@苏菲的答案,想谈谈自己答案淡化的个人理想问题。有理想总是好的,有一个目标为之奋斗,为之癫狂。但是大部分人年轻时的理想要么太大太妄,要么就只是随口说说。没有充分的社会经验,不知道前方高能,理想之路时常在检修,被迫绕道。如果按照无用不学的求利观点,恐怕不会有第二条道前进了,人生也就止于此!不过,若真是那样,人生也少了几分不确定性不是吗?所有人都朝着多金的领域前进,竞争的多了,金子也不够分了。所以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在目前的状态下评判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对将来有没有用。还是举高中生用烂的乔布斯学字体艺术的例子。乔布斯根据大学里所学的书法课设计出各种漂亮美观的英文字体,极大地推动了个人电脑的发展。现在人们用的英文字体大都是乔布斯他们设计出来的。你能想象高考填报古生物考古专业的北大毕业生吗?你能嘲笑从热门的金融专业渐入天文学专业吗?北大宣传片《星空日记》展示了理想的力量。私以为:有理想总是好的。苏菲的答案对于一份拥有稳定工作并明白自己处境的人有很大帮助。做自己想做的,其他的交给天吧。自己很佩服像曹雪芹那样的人,吃的都没有,却给人类留下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反复斟酌的更新2015.08.01终于此===================宠辱不惊的更新2015.08.14起于此===========这是我目前上最长的答案,也是最详细的答案。不仅毫无生气的讲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考研党每天平淡无奇的生活,更讲诉了自己如何看待这样的自己以及内心的态度。下面贴上今天火车站里的所思所想:在武昌火车站周边居然没有一家店卖书卖杂志报纸,更别谈专门的书店了。周边全是餐饮店,快餐店。如今的社会更多的是速消文化,可以看看IM,朋友圈云云。越短越经验越鸡汤已成为快时代的品味。在大众学术环境已经满目疮痍之际,大部分对学术的乐趣已仅仅只是一纸文凭。我当然不会否认有些人对待学术的态度还是依然认真,这些人也是我敬佩的。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让人们觉察到这种文化这种“饮食”习惯不好,不过人们还在追赶这种潮流,譬如神曲的追风。短时期内这种速消文化还是有相当大的市场的,作为敏锐的投资者可不能失掉这个市场。========宠辱不惊的更新2015.08.14终于此===========终结:引用班主任的一句话“懂的人不讲也会懂,不懂的人你就是讲一千遍一万遍他也不懂”。中间是一段很长很长的人生历程,你比别人多一些悟性,成长速度快非常之多。即使没有人教你,你也能从生活中,从周遭的事物学习到。只要自己愿意,总是有办法变得更优质。重要的是现在去实践,去闯,去奋斗。更多感悟:请参看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孔方的回答
■学会思考,其实用脑想事情≠思考,思考是一种技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学会的。
01什么是「思考」的入门?首先,什么是「入门」?
在古代,你跪在师父前敬茶,师父让弟子把门关上,小声给你讲解本门修炼方向。
你终于找到了练武的方向,在师父前痛哭流涕。
连续做一件事,有了稳定方向,才能叫「入门」。
比如
·自己的职业,该怎么规划?
·创业做产品,除了产品,还应该做什么事?
·感情出现问题,怎样想办法调整?
·孩子不听话,怎么去引导?
···
你的人生,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但每次,是不是都乱想一通,根本不知道「思考」方向。
每个人都用手机拍过照片,但有90%的人根本不懂拍照该怎么「入门」。因为拿着相机或打开Photoshop修图,根本不知道该注意什么。
思考和摄影一样,也是一门包罗万象的技能。
那么「思考」,又该如何入门呢?
每遇到一个问题,该如何确定思考方向呢?
直接用「第一性原理」来想,你会立即顿悟:
思考,毕竟就是门「技能」(Skill)。
而技能,无非就是:
面对某个领域,每次能固定通过什么「行为」,去作用什么「对象」,最终达成什么「结果」。
比如:
·游泳,是通过「划水-蹬腿」,作用于「水」,最终达到在水里「能前行-不下沉」的结果。
·摄影,是通过「构图-光影-颜色」(的调整),作用每张「照片」,最终达到「高级感-冲突感-故事感」。
那思考所面对的「行为」、「对象」、和「结果」是什么呢?
02「思考」的入门?先来看,要发挥「思考」这个技能,你需要通过什么「行为」(工具)?
来!跟着我,拿出一张A4纸,在上面画一条横轴。
分别标四个点:「判断-观察-分析-整合」



这是人类思考的四种不同心智工具,每种你都很熟悉。
只是每个人,有不同使用倾向。
A、更倾向「判断」
你第一次去女朋友家,女朋友妈妈就自称「三分钟就能看透一个人」。
她给女朋友说,一见你,就知道你是个「老实人,工作有能力,但自信还不够。」
这就是「判断」,目的是快速作出决策。
B、更倾向「观察」
你女朋友的父亲对妈妈的判断不削一顾。
而是通过这几天,观察你的作息和用餐习惯;刻意访谈你的父母、工作和朋友网络;搜索你的朋友圈,QQ空间记录等所有网路信息。
甚至…打电话给朋友,调查你近一年的所有出行记录、入住酒店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