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转型纯助贷模式可行性存疑,联合贷头部机构调整出资比例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万敏11月初的网络小贷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 , 多家联合贷头部运营公司已开始调整出资比例、增加小贷公司资本金 , 以期达到监管合规 。
联合贷开始转型调整
北京地区两家头部现金贷产品运营公司已经开始调整联合贷的出资比例 。 一家公司内部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此前该公司与银行等资方按照1:99的比例做联合贷运营 , 现在正在积极调整成3:7出资比例 , 或100%由资方放款的纯导流助贷模式 。
【经济观察报|转型纯助贷模式可行性存疑,联合贷头部机构调整出资比例】另外一家网络小贷产品运营方的内部人士透露 , 在监管意见还未最终明确前 , 暂时将所有联合贷调整为纯导流助贷模式 。
网络小贷新规的征求意见稿中 , 对单笔联合贷款中 , 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 被认为是具有“杀伤力”的条款 ,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 , 对于某些大科技公司以小比例自有出资撬动杠杆扩大联合贷款规模的行为实施了强有力的约束 。
网络小贷新规的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2021年的元旦前后很可能成为正式监管文件公布的时间窗口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中提及 , 在助贷业务中 , 资金方作为整个助贷业务的核心和主导 , 整个信贷资产计入资金方的表内 , 资金方获得全部风险溢价 。 但是在联合贷款业务中 , 联合贷款机构(为了对应助贷业务中助贷机构的角色 , 将联合贷款业务中提供获客、初筛等业务的机构称为联合贷款机构)和资金方均要独立对贷款进行审核 , 双方均是整个业务的核心 , 再各自按照出资比例将信贷资产计入各自的表内 , 以此获得各自相应的风险溢价 。
目前 , 尚没有相关机构对联合贷出资比例调整前后带来的收入影响做明确估算 , 但有业内人士估计 , 助贷模式下的分润比例远低于联合贷模式 , 此前联合贷规模越大的大型平台 , 收入减少受到的影响会越大 。
除了调整联合贷的出资比例可能会带来的收入减少 , 网络小贷公司还面临着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
根据网络小贷新规的征求意见稿 , 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 , 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 , 而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者 , 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亿元 , 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
距离网络小贷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的两天后 , 公开信息显示 , 11月4日 , 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至25亿元 , 增幅150% 。
开源证券在日前的一份研报中指出 ,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贷款模式已由自主放贷+ABS模式转变为以助贷模式为主 , 联合放贷为辅的贷款模式 , 目前蚂蚁集团中负责助贷业务的两家子公司净利润远高于两家小贷公司 。 未来受联合贷出资比例限制 , 预计头部互联网公司将加速向助贷模式转型或利用消金牌照放贷 , 影响较小;而中尾部公司转型助贷或受限制 , 约束相对较大 。 目前政策仅对联合贷款设限 , 未来在助贷模式上的监管值得关注 。
助贷模式下竞争仍激烈
目前 , 有3家公司正在逐渐成长为助贷模式中的小龙头 , 分别是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乐信(NASDAQ:LX)、360数科(NASDAQ:QFIN)和在纽交所上市的信也科技(NYSE:PPDF) 。
据三家公司公布的2020年二季报 , 二季度 , 乐信平台促成借款金额411亿元 , 同比增长57.8% , 超过此前380亿元的目标预期 , 乐信CEO肖文杰表示 , 三季度预计促成借款金额将超480亿元 , 同比增幅将超30% , 对完成全年1700-1800亿元的目标充满信心 。
360数科2020年二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589.05亿元 , 较2019年同期增长21.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在贷余额为784.8亿元 , 较2019年同期612.89亿元增长28% 。
- 创新|注册制改革推动中国创新创业企业发展
- 未来消费零售巅峰对话:谈线上线下融合、谈数字化转型、谈未来规划
- 童济仁汽车评论 长城汽车全面焕新企业文化!使命愿景——绿智潮玩嗨世界核心价值观——廉信创变共分享企业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用文化焕新笃定企
- 童济仁汽车评论用一场21个字的发布会,长城汽车全面焕新企业文化!使命愿景——绿智潮玩嗨世界核心价值观——廉信创变共分享企业精神——每天进步
- 业务|券商“清仓式”卖出营业部!业务转型时代来了
- 产品|历史新高!一年转型或超180只…
- “2020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举行 与会者提加速转型“五大风向”
- 矮奇财经 与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的“服务”新思维,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
- 传媒圈央视剧评 | 融屏时代的电视: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转型?
- 安永EY企业级数据标准重构——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