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研究」王学东: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副手”情结( 二 )


不仅如此 , 澳还积极为美国排忧解难 , 是美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得力助手 。 无论是当年越南战争的难民处置 , 还是9.11事件后国际反恐战争的难民接纳 , 澳政府顶住国内各方的广泛质疑 , 任劳任怨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 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 , 继任的特朗普政府又实施“印太战略” , 推进“神经质”式的反华动员 , 澳都积极配合美国以证明自己的“战略价值” 。 有中国学者指出 , “印太”的概念并非澳首创 , 但澳主动对号入座 , 积极阐述、倡导并身体力行 。
今年9月美英澳宣布成立的AUKUS , 第一项措施是美英计划助澳装备核潜艇 。 此事不禁令人想起1962年肯尼迪政府曾提议美与盟国共同建立“多边核力量(MLF)”的计划 。 该计划由于美同盟体系内部矛盾重重而最终流产 。 9月22日联大会议期间 , 拜登在与莫里森双边会晤时再次强调“没有比堪培拉更亲密的盟友了” , 莫里森则回应称澳美“一直保持着对自由世界秩序有利的伙伴关系” 。 遥想1972年 , 当美国的全球力量开始战略收缩之际 , 基辛格曾半开玩笑地说 , “当美国的盟友是最倒霉的” 。
“中等强国外交”迷梦 澳历届政府——不论是自由党的、还是工党的 , 均笃信“中等强国外交” , 致力于在国际上发挥此等作用 。 但是 , 澳获取“中等强国”的路径并非秉承国际公认的原则和立场 , 而是力图采取“追随战略” , 甚至将自己的国家利益建构在英美利益的“闭环”之中 , 试图通过做美“副手”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
澳学者休·怀特对何谓“中等强国外交”给出界定:所谓“大国” , 就是那些能够塑造国际秩序的国家;“中等强国”则是在特定情形下塑造国际体系运作方式 , 从而保护自身利益的国家 。 也就是说 , 作为“中等强国” , 可以在相互竞争的不同阵营之间采取一个相对中立或超然的立场 , 甚至可以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 。 从以上界定看 , 澳表面上有充足理由和信心追求所谓“中等强国”地位 , 但从累积起来的实质效果看却既没能力 , 更缺决心 。 澳在一战期间就是英国的“前锋” , 二战时期更是美英不折不扣的“看门人” 。 冷战后的澳大利亚基本上是追随美国 。 无论在何历史时期 , 澳均不能从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主体价值层面出发思考问题 , 跟从甚至盲从英美是其“价值惯性”使然 , 也是“路径依赖”心理的结果 。
客观而言 , 澳在历史上也进行过多次尝试 。 在联合国筹建过程及最初活动中(如旧金山制宪会议) , 澳曾与其他国家合作扮演“中等强国”角色 , 取得一定效果 。 在联大众多议题讨论中 , 澳围绕禁止核试验、防止核扩散、加强环保等问题提出的动议也总能得到其他中小国家支持 。 另外 , 澳政府的政党轮替也会产生不同的外交政策取向 , 相应适度变更战略重点 。 曾任联合国高官的澳前外长埃文斯近期不断提醒澳政府领导层 , 呼吁突出国家利益的“自主性意识” , 认为澳应在国际事务当中发挥“领导作用” , 要有“独立于大国”的政策和立场 。
中国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 , 相比自由党 , 澳工党执政期间会比较主动地推行“中等强国外交” , 更倾向于以“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积极行动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 , 将“中等强国”的追求与澳自身利益紧密联系 。 譬如 , 1972年惠特拉姆当选总理后一个月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并主动从越南撤出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 。 1989年霍克总理首倡亚太经合组织(APEC) , 霍克政府时期的外长海登则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中以积极认真而负盛名 。 1990年代埃文斯外长积极参与柬埔寨和平进程 , 基廷总理提倡“融入亚洲” 。 进入21世纪 , 会讲中文的陆克文总理提倡“亚太共同体” , 女总理吉拉德提出“亚洲世纪”构想 。
但正如中国学者崔越所说 , 工党的执政历史非常短 , 很难有更大作为 。 更为核心的是 , “澳美同盟在澳大利亚外交中的基轴地位”是澳所有政治党派的核心共识 , 历届政府不敢越雷池一步 。 想当年 , 霍克政府以中立的立场努力促成了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 引发世界赞誉 。 霍克毫不隐晦地说 , 他这样做 , 是因为“澳美盟友关系始终是我们的核心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就算是在历史上谋求“融入亚洲”的过程中 , 澳外交也无法摒弃充当西方价值代言人的傲慢和冲动 , 也不能在与印尼等邻国的地缘政治矛盾当中展现谦和姿态 , 因而深为包括东盟在内的亚洲国家所疑虑 , 始终无法获得亚洲国家的充分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