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安徽北部 , 芒砀山脚下 , 黄河故道边 。
循着新汴河的流向 , 在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 ,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小城 , 名为砀山 。
秦设三十六郡 , 砀郡是其中之一 。
刘邦和谋士张良一起 , 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下邑之谋” 。 经此一役 , 刘邦扭转了楚汉之争的劣势 , 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个胜利者 。
悠久绵长的历史中 , 砀山不仅是刘邦的福地 , 也是五代梁王朱温的故里 , 近代画坛宗师齐白石的祖籍 。 唐代诗仙李白在这里留下了宴嬉台 , 清真寺闻名遐迩 。
黄河曾眷恋这片土地700多年 。 直到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 , 黄河从兰阴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窜逃 , 自此改道北徙 , 不再流经砀山 。
千年之后的砀山 , 告别了绝地反击的汉太祖 , 迎来了新的荣光:世界梨都、马术名城 。
独特的砂土和气候 , 孕育了高含糖度的水果 。 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最大连片果园里 , 酥梨占据了半壁江山 , 年产量能达到15亿斤 。
不止酥梨 , 砀山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 , 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一年的水果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 , 是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 。
这些年 , 砀山县还探索出“生态旅游+休闲运动”发展模式 。 依托梨花节和采梨节 , 砀山引来了国际马拉松、国际龙舟邀请赛、国际马术耐力赛等国际赛事 , 还被中国马协授予“新时代中国马业创新试验基地”称号 。
戴了近8年的贫困帽子之后 , 砀山已经退出了贫困县的序列 。 但单一的产业结构、孱弱的工业基础 , 使得如今的砀山 , 依旧没有完全摆脱“看天吃饭”的宿命 。
共同富裕的浪潮下 , 砀山和数千年前的刘邦一样 , 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
1担忧
悠久的历史给砀山带来了荣光 , 但这种光芒掩盖不了经济上的窘境 。
过去的2020年 , 砀山县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3156元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681元 , 比起五年前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但另一方面 ,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834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131元 。 很明显 , 原来底子就很薄的砀山离这个数字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
9年前 , 砀山县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 。 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2万户、10.24万人 , 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150个 , 其中贫困村60个 。
2020年 , 在国家的支持下 , 砀山贫困户已经全面脱贫 。 贫困的深层次根源 , 在于产业的孱弱 。
《砀山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 整个2020年 , 砀山县生产总值246.9亿元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亿元 , 第二产业增加值76.9亿元 , 第三产业增加值128.1亿元 。 三大产业的结构占比分别是:
17.0:31.1:51.9 。
再看全县从业人员数量 , 第一产业22.9万人 , 第二产业9.7万人 , 第三产业10.2万人 。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第二产业(工业)的底子是比较薄弱的 。
而且 , 在占比本就不多的工业里边 , 也基本上是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纺织服装等 。
▲摘录于《砀山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工业不强 , 是“世界梨都”难言的忧伤 。
2惦记
离开砀山40多年后 , 李西廷依然忘不了的 , 是酥梨的甘甜和乡音的亲切 。
1951年 , 李西廷出生在砀山县李屯村 。 在那个普遍都不富裕的年代 , 李西廷抓住了人生中难得的机会 。
18岁那年 , 工程兵援建湖北神农架 , 李西廷参军了 。 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 , 要知道 , 那时候的机械设备并不完善 , 工程兵部队需要靠着人力将山与山之间的路给打通 , 全是苦活和累活 。
【砀山|创业30年,市值冲万亿,这一次他却跑到一个遍地是梨的县城!】但也正是那段时光 , 磨炼了李西廷的心性 。 他后来回忆:
- 金师傅|橙子味、韭菜味、牛奶味、紫薯味……上海4位退休老人创业炸油条
- 张旭|网红“嗦粉街”的老洗衣店:洗油渍到洗酒渍,见证长沙30年
- 时荣|明朝青年创业历险,成功后资助朋友升职,竟反目成仇,留下哪些教训?
- 苏明娟|30年前,那个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被国家大力培养后,现状如何?
- 海外市场|美国辣酱“潜伏”30年,被无数国人当作“国产”,一年赚走370亿
- 部位|吃了30年猪肉,才知道五花肉还分“上下”,口感和肉质差别这么大
- 梦想|余杭90后“笛二代”返乡创业,接力父辈的共富梦想
- 吴雪|预制菜在哪些方面吸引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创业机遇?
- 大眼睛|30年前,那个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被国家大力培养后,现状如何?
- 杨慧|山西“90后”家乡创业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