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字背后的深层问题,值得深思!( 二 )

“拖”是不作为、懒作为的具体表现 , 是作风建设的“绊脚石” 。 此类现象不光医疗部门有 , 少数政府部门也存在 。 有的干部作风松松垮垮、疲疲沓沓 , 工作消极、不在状态 , 办事缓慢、效率低下 , 群众找上门需要办的急事 , 慢慢腾腾 , 能解决的问题不主动帮助解决 , 有难度的问题更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 , 能推则推 , 能拖则拖 , 练就一身“拖字诀”本领 。

一件简单的小事 , 很可能在一拖再拖中变成复杂问题 , 甚至酿成悲剧 。 某地曾发生一件事 , 一村民因不满“粮补款”被他人领取 , 多次要求镇村干部进行处理 , 但村干部嘴上答应 , 迟迟不见行动 , 该村民最终在镇政府大院里的农经站三楼坠楼身亡 , 这样的悲剧着实不该发生 。 “拖字诀”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 此类作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治 , 长此以往 , 必然会寒了群众的心 。

群众利益无小事 。 群众的一桩桩“小事” , 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 。 小的“细胞”健康 , 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 。 对老百姓来说 , 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 , 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 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 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解决 , 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情绪 。 所以说 , 群众的事再小也拖不得 , 对于群众的诉求能解决的既要马上办 , 又要办得好 。 对于解决起来有难度的 , 要想办法、动脑筋 , 克服困难下力气解决好 , 切实让群众有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