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二 )


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插图



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插图


图1.在门水平上 , 每个取样的微生物类群组成 。系统发育分类结果显示 , 所有样品中共有36个门 , 包括91纲、263目、441科和883属 。 图1显示了不同样本在门水平上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 在门水平上 , 在每个样本中鉴定出36个不同的细菌门 。 在所有采样点中 , 浮游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 , 这两个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62.46%和20.07% 。 另外两个占有较大丰度的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42%)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40%) 。 变形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在主河道高于支流 , 而左图分析显示 , 主河道厚壁菌门的相对平均丰度(0.29%)明显低于支流(29%)(图2) 。 不同采样点类的分布情况见表S1 。 结果表明 , 最常见的类群为γ变形菌纲(43.84%)、杆菌纲(18.12%)和α变形菌纲(17.38%) 。 γ变形菌纲是黑河上游水体最大的优势类群 , 其相对丰度最高 , 为8.12%-62.26% 。 在属水平上 , 利用热图分析了不同采样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 , 除H2外 , 其余采样点均聚集在一起 。 如图2所示 , H3、H5、H6、H8菌株的优势菌种为硫单胞菌和酸化杆菌 。 H5中硫单胞菌的相对丰度高达80.61% , H6中硫单胞菌的相对丰度为32.55% 。 H6中酸化杆菌的相对丰度为51.92% , H8中酸化杆菌的相对丰度为33.96% 。 H3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为71.97% 。 H1采样点优势种为Rhodanobacter , 其相对丰度为29.56% 。
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插图
【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图2.聚类热图显示了在属水平上不同类群的主要细菌种类 。 每个矩形的颜色取决于类群百分比的log10值 , 如图左边的图例所示 。 顶部树显示了样本的聚类关系 。3 浮游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与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相关的环境变量(图3) 。 前两个轴解释了细菌群落结构中RDA 1的73.47%和RDA 2的18.07% , 表明所选择的环境因素驱动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 。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 , TN (R2 = 0.724 ,p = 0.046)显然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最为显著 , CODMn(R2 = 0.547 ,p = 0.136)、TP (R2 = 0.494 ,p = 0.192)和pH (R2 = 0.406 ,p = 0.267)均能解释大部分差异 。 变形菌门与TN、TP、CODMn和NH4+-N呈正相关 , 与海拔负相关 。 厚壁菌门与所选环境因子呈负相关 。 总的来说 , TN、CODMn、TP和pH对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 , 是影响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