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2021届高考生物热点押题(实验题)( 二 )


A. 噬菌体 B. 鸡胚胎组织
C. 肝细胞 D. 动物细胞培养基
(5)研究发现 , HCV在肝细胞中表达的NS3-4A蛋白既能促进病毒RNA的复制和病
毒颗粒的形成(即图8中的和) , 还能降解线粒体外膜蛋白(MAVS);而MAVS则是诱导肝细胞抗病毒因子表达的关键因子 。 近年来 , 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抗HCV的候选药物 , 其中包括抑制图8中步骤的buvir、抑制图8中步骤的asvir、以及抑制NS3-4A合成的previr 。 试根据题干和图8信息 , 从理论上推断抗HCV效果最好的候选药物是, 理由是。
参考答案
1.答案:( 1 ) 热稳定 DNA 聚合酶 ( Taq 酶 ) 荧光标记的新冠病毒核酸探针
( 2 ) 4 使热稳定 DNA 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 3 ' 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 3 ) 试剂盒中的原料 ( 引物 , 探针 ) 数量一定 , 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 , 荧光标记的 " 杂交双链 " 不再增加
阳甲样本中的新冠病毒含量更高 , 达到阈值所需的循环数更少
( 4 ) 定期更换培养液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 荧光PCR法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mRNA逆转录为DNA , 通过采用多重荧光 RT-PCR技术 , 因此荧光PCR法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荧光标记的新冠病毒核酸探针、逆转录酶、引物、dNTP、缓冲体系 。
(2)根据PCR技术的原理 , 在扩增DNA分子时每一条链均需与相应的引物结合才能进行扩增 , 因此如果要成功将上述两种基因同时扩增出来 , 则在试剂盒中的引物应该有4种;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 , 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 , 作用是使热稳定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
(3)分析荧光扩増曲线图 , 图中曲线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反映产物量的变化 , 因此曲线中“平台期”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试剂盒中的原料(引物 , 探针)数量一定 , 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 , 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不再增加”;理论上 , 在检测过程中 , 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 , 则说明检测结果呈阳性 ,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一般要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 。 检测结果甲的a点比乙的a点明显左移 , 说明甲样本中的新冠病毒含量更高 , 达到阈值所需的循环数更少 。
(4)当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时 , 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更换培养液 , 最后所得抗体是单克隆抗体 , 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
2.答案:(1)有无细胞结构
(2)A
(3)(1)S期/间期 (2)逆转录 (3) (4)
(4)C
(5)previr
单独使用asvir、buvir只能抑制HCV病毒RNA复制或病毒颗粒的形成 , 即抑制病毒的繁殖过程;而用previr抑制NS3-4A既能抑制HCV的繁殖 , 又能缓解线粒体膜蛋白MAVS的降解 , 使宿主细胞能正常表达抗病毒因子 , 保存机体免疫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