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年,通川区医疗事业竟有了这样的成绩!一起来看看( 三 )


坚守母婴安全底线 , 做好妇幼健康服务 。 “十三五”期间 , 通川区全区婚检率达到90.4%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7%以上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到96.4% , 新生儿听力筛查达到83.33% , 有效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 区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
关口前移
完善疾病预防体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通川区认真贯彻省、市、区决策部署 , 把疫情防控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 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 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例、疑似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 确诊病例于2020年2月21日实现全部清零 。
按照“外防输入 , 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 , 通川区进一步强化常态化防控 , 做好物资、技术储备 , 严格落实确诊病例集中救治 , 发热留观三级会诊 , 加强救治能力建设 , 强化集中医学观察 , 规范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 。 通川区设置发热门诊3家 ,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民营医院设置发热哨点诊室 , 加强医学专业知识培训 , 累计培训31000余人次 。 加强核酸检测能力 , 通川区人民医院、达州元达联合医院已建成PCR实验室 , 并全面投入使用 , 构建救治力量梯次 。 统筹全区医务人员 , 建立4个医疗救治力量梯次 , 严格落实住院病区管理制度 。
对疫情的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 得益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 。 “十三五”期间 , 通川区全面加强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做好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工作 , 持续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传播 。 进一步强化国家免疫规划管理 。 落实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抓好地方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 建立健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 。
今年以来 , 通川区全面提升安全维稳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 加强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销案工作力度 , 全年自查安全隐患343处 , 整改343处 , 投入整改资金12.72万元;开展安全隐患督导检查11次 , 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6处 , 投入整改资金2.2万元;强化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 办理信访事项10件 , 有效化解失独群体、乡村医生群体等特殊利益群体集中上访、越级上访等突出问题;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 建立应急大队3支 , 储备应急药品价值5万元 , 监测食源性疾病123例 , 对城乡、学校等72个单位饮用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 覆盖率达100% 。 并将1至3季度的监测情况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 。
展望“十四五”
全面促进全民健康
采访人员从通川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 , 到2025年 , 通川区将促进全民健康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健康保障进一步完善、健康环境大幅改善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全面形成 ,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 主要健康指标力争达到全市中上水平 。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加强招商引资 , 与上海宝藤医学检验公司合作 , 积极谋划达州市区域统筹医学检验中心暨万达开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 。 加快区人民医院扩建 , 完成区中医院西迁工程 , 新建区疾控中心 , 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 加大医院环境改造 , 提升区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 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 实现区乡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 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 , 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应用功能集成融合 。 跨地区、跨机构医疗费用结算 。 积极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和基层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中心建设 。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 加强临床服务能力建设 , 改善医疗服务 , 打造主城区医疗中心 。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 严格落实全区“三层架构”城镇体系 , 重点探索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乡一体化管理 , 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 。 充分发挥区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区域龙头作用 , 形成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 建成三级联动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 到2025年 , 基本形成全区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