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医李中梓对于人性的深刻论述(文白对照)

明代名医李中梓对于人性的深刻论述(文白对照)文章插图
本文是明代名医李中梓以《素问·方盛衰论》中的“不失人情”四字为纲 , 对医疗实践中的见闻及自己的认识进行归纳而写成的一篇精辟论述 。 “不失人情”的“人情” , 原指“人的病情” , 李中梓则有意发挥为“人之常情” , 然后又将其别为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和医人之情 。 本文深刻地阐述了人性 , 几百年后读来依旧酣畅淋漓、感同深受 。 如果您已临证一段时间 , 阅读本文必能无比受益 。 后面的译文同样译得非常精彩 , 不习惯阅读文言的朋友可以直接读译文 。
不失人情论
【明代名医李中梓对于人性的深刻论述(文白对照)】不失人情论(原文)
尝读《内经》至《方盛衰论》 , 而殿之曰:“不失人情 。 ”未尝不瞿然起 , 喟然叹轩岐之入人深也!夫不失人情 , 医家所甚亟 , 然戞戞乎难之矣 。
大约人情之类有三:一曰病人之情 , 二曰旁人之情 , 三曰医人之情 。
所谓病人之情者 , 五藏各有所偏 , 七情各有所胜 , 阳藏者宜凉 , 阴藏者宜热;耐毒者缓剂无功 , 不耐毒者峻剂有害:此藏气之不同也 。
动静各有欣厌 , 饮食各有爱憎;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 意多忧者慰安云伪;未信者忠告难行 , 善疑者深言则忌:此好恶之不同也 。
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 , 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此交际之不同也 。
贫者衣食不周 , 况乎药饵?贱者焦劳不适 , 怀抱可知:此调治之不同也 。
有良言甫信 , 谬说更新 , 多歧亡羊 , 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 。
有最畏出奇 , 惟求稳当 , 车薪杯水 , 难免败亡:此过慎之为害也 。
有境遇不偶 , 营求未遂 , 深情牵挂 , 良药难医:此得失之为害也 。
有性急者遭迟病 , 更医而致杂投;有性缓者遭急病 , 濡滞而成难挽:此缓急之为害也 。
有参术沾唇惧补 , 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 , 神即飘扬:此成心之为害也 。
有讳疾不言 , 有隐情难告 , 甚而故隐病状 , 试医以脉 。 不知自古神圣 , 未有舍望、闻、问 , 而独凭一脉者 。 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 , 至于何日受伤 , 所伤何物 , 岂能以脉知哉?此皆病人之情 , 不可不察也 。
所谓旁人之情者 , 或执有据之论 , 而病情未必相符 , 或兴无本之言 , 而医理何曾梦见?或操是非之柄 , 同我者是之 , 异己者非之 , 而真是真非莫辨;或执肤浅之见 , 头痛者救头 , 脚痛者救脚 , 而孰本孰标谁知?或尊贵执言难抗 , 或密戚偏见难回。
又若荐医 , 动关生死 。 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 , 有庸浅之偶效而荐者 , 有信其利口而荐者 , 有食其酬报而荐者 。
甚至薰莸不辨 , 妄肆品评 , 誉之则跖可为舜 , 毁之则凤可作鴞 , 致怀奇之士 , 拂衣而去 , 使深危之病 , 坐而待亡 。 此皆旁人之情 , 不可不察也 。
所谓医人之情者 , 或巧语诳人 , 或甘言悦听 , 或强辩相欺 , 或危言相恐:此便佞之流也 。
或结纳亲知 , 或修好僮仆 , 或求营上荐 , 或不邀自赴:此阿谄之流也 。
有腹无藏墨 , 诡言神授 , 目不识丁 , 假托秘传:此欺诈之流也 。
有望、闻、问、切 , 漫不关心;枳、朴、归、芩 , 到手便摄——妄谓人愚我明 , 人生我熟:此孟浪之流也 。
有嫉妒性成 , 排挤为事 , 阳若同心 , 阴为浸润 , 是非颠倒 , 朱紫混淆:此谗妒之流也 。
有贪得无知 , 轻忽人命 。 如病在危疑 , 良医难必 , 极其详慎 , 犹冀回春;若辈贪功 , 妄轻投剂 , 至于败坏 , 嫁谤自文:此贪幸之流也 。
有意见各持 , 异同不决 , 曲高者和寡 , 道高者谤多——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此肤浅之流也 。
有素所相知 , 苟且图功;有素不相识 , 遇延辨症—病家既不识医 , 则倏赵倏钱;医家莫肯任怨 , 则惟芩惟梗 。 或延医众多 , 互为观望;或利害攸系 , 彼此避嫌 。 惟求免怨 , 诚然得矣;坐失机宜 , 谁之咎乎?此由知医不真 , 任医不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