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比眼镜蛇毒强80倍,海员食用后中毒身亡,为何却还出现在海鲜里?

根据历史的航海记录中,有5名船员于1793年以贻贝作为早餐,结果就中了毒乔治温哥华上尉亲眼目睹了他们中毒时候的情景,真的给常痛苦,当然最后因为抢救及时,只有一位船员中毒身亡,最后这中贻贝被标记为有毒食品!
之后,在世界上也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都是吃了贻贝等海鲜产品后出现中毒的现象,当然还不止贻贝,牡蛎和扇贝也有类似的现象,而且吃完之后中毒的症状几乎完全一样,有很多人就会感觉非常的奇怪,这些海鲜并不是有毒的海鲜品类,但是为何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有关人员就做了研究,少量食用的时候并不会有危险,但是在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就容易中毒身亡!
确实,一种大家平时都非常常见的海鲜,最后吃死了人,这就让大家非常的费解,当然到了1928年都才有了初步的结论,一位科学家在这些贝类的中盾案例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因为死者生前吃的那些贝类所生长的海域有涡鞭毛藻爆发的情况,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些贝类在生长的环境中可能受到了涡鞭毛藻的污染。同时为了证实这个情况,在贝类大量食用涡鞭毛藻以后也发生了中毒现象!
众所周知,贝类是大家非常喜欢吃的海鲜之一,基本上只要吃海鲜贝类都是少不了的!那么为什么贝类却能出现毒死人的情况?科学家也做了大量的有研究!1957年有科学家在一种石房蛤中分离一种叫萨克的毒素,也被称为是麻痹性贝中毒!这种毒素的原理和河豚的有些相似,一般情况下会在30到30分钟以内产生症状,更有甚者是在几小时以后出现症状!
在食用后早期症状会出现面部、嘴唇和其它器官异常,后面就会引起恶心和腹泻,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前面也提到过河豚,那么河豚为什么会让人中毒呢?河豚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贝类的中毒和河豚的中毒有些相似,几乎都是属于麻痹性中毒。一般情况中毒身亡的概率只有6%,而严重的情况下择优44%甚至更高,对于抵抗力稍微差一点的妇女和儿童则会更为严重!
贝类的进食和消化很有特点,晶杆顶端被食物不断的磨损,后端可不断地被补充,晶杆的旋转也使微小的食物颗粒进入胃盲囊进行胞内消化及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经过肠、肛门、出水孔排到体外。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一个缓慢的但连续不断的食物流是瓣鳃类过滤取食者所特有。然而像这种双壳的软体动物,它们的进食一般都是滤食性生物,如果大量的涡鞭毛藻被贝类吸食后,毒素无法在贝的消化道里消化代谢,所以就会大量积累,人一旦食用后就会中毒!
有毒涡鞭毛藻是一类会产生毒素的涡鞭毛藻,在日本的长崎,美国的华盛顿皆有繁殖。现存的这种海洋藻类约有19000到25000种,其中有30到40种涡鞭毛藻含有毒性成分,最常见的是麻痹性贝毒,一旦鱼类或人类不当食用有毒涡鞭毛藻,毒素不会排出体外,长年蓄积在体内。与鱼贝类直接作用,是一种食物链的直接反应。无毒的西施舌贝食用毛藻后成为有毒的西施舌贝。 会形成麻痹性贝毒、 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等类型!
从历史记录以来,贝类的中毒现象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近几十年以来这种贝类的中毒事件却频发,而且发生的区域还比较集中,都是在北纬30度以南和南纬30度以北的冷温水域,这里也是低纬度区!不过,近些年也有部分高纬度区,像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是南亚的印度等热带国家也出现了这样的中毒现象!
麻痹性贝毒为什么扩散这么快呢?其主要是赤潮扩散引起的!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潮是海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菌类在一定条件下突然爆发性增殖所致,引起大范围内水体变色。